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纳溪:“听+视+说”结合 让工作宣传入脑落心
2021年01月28日 19:4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8日电 (付久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群众的生活节奏,也给基层党委政府工作的宣传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让需要群众知悉的事情有效传入群众的耳朵,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听、视、说相结合,新与土相融合的宣传方式。 

  “白节镇的人民群众请注意,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进入白节镇场镇,立马就能听到车站门口的喇叭里,一遍又一遍播放着这种泸州式的“川普”话音。 

  这段录音是白节滩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徐泽伦录的,“本来基层工作就繁杂,年终了就更多,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更是多上加多,像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每个都是重点工作,每个都需要群众知晓并配合。”徐泽伦说:“为了让群众听得到,我这都录了七八条录音了,场镇的交通要道、十字路口这些人流量大的地方,全部都摆放了小喇叭,走在街上,到处都听得到我的声音。” 

  街上反复响起的是徐泽伦的声音,村里面还正播放着其他村干部的声音。场镇有小喇叭,村里有“村村通”,每天早8点、午12点、晚6点,15个村的喇叭全部开启,说的都是与群众生命安全休戚相关的工作。此外,白节镇还组织值班人员每天傍晚时分乘坐宣传车,往返行驶在主要交通道路,开进大山深处去,通过喇叭让中心工作响彻全镇,让身居白节的群众都听得到党的号召。 

  “爸爸,我打算跟镇上拍一个森林防火的宣传片,等哈我们去田头铲草,你就拿出一根烟来佯装要点火,我就立马跑过来跟你吹熄,然后我就跟你讲为啥子不能在野外抽烟。” 

  这个排剧的场景出现在白节镇竹海村网红“农村四哥”王荣棋的家中。作为土身土长白节人,“红起来”后的王荣棋一直在为家乡的工作贡献一己之力。 

  “我们都是白节大旺养大的娃儿,能够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回报家乡,感觉很荣幸。”王荣棋的合作伙伴说到,“马上过年了,我们还打算拍摄一个新冠疫情防控专题的片子,号召大家过年上坟不要烧纸钱、不要放火炮。” 

  目前,王荣棋已为白节镇拍摄新冠疫情防控、党风廉政社会评价“12340”、森林防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为内容的宣传片10余个。 

宣传院坝会现场。
宣传院坝会现场。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每个人手里面都有手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党委政府工作的宣传者,”白节镇党委书记徐飞说到:“我们白节镇的宣传,正在探索与新媒体的结合,在善用新兴事物、新兴力量与本土文化之间找切合点,达到由‘听得到’向‘看得懂’更进一步的宣传效果。” 

  “同志们,返乡回来的人员该咋过整,春节还可不可以举办坝坝宴,哪个来回答一下呢。”1月27日,在白节镇加鱼村王咀晒场,只见30余名群众戴着口罩,或站或坐,听着站在四方桌旁的人讲话。 

  这样的场景在白节可不止一处。在白节镇竹海村村民巫飞的坝子头,村民们倚坐在藤椅上,喝着茶水,聊着“闲龙门阵”,但这个“闲龙门阵”可不是邻里之间的家长里短,而是在跟村干部讨论森林防火、疫情防控,竹海村应该怎么做。现场有摆问题的,有提建议的,也有相互争执的,热闹非凡。 

  连日来,白节镇组织镇村干部,以村(居民)小组为单位,在村(居)民聚居的地方,用小型院坝会的形式,宣传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等内容,以现场讨论、“有奖问答”互动为主的方式取代传统“我说你听”为主的“单线输出”方式,让群众在你问我答、有说有笑中牢记于心。目前,已组织开展100余场,发放宣传单2000余张,发放奖品1000余份,让宣传从“看得懂”向“记得住”再迈一步。(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