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9日电 (邹立杨 程陈一 曾佐然)随着春节越来越近,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太伏火腿的手艺传承人邓志辉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销售旺季。连日来,他都在忙着将腌制好的火腿切割、包装,及时满足各地客户的购买需求,为不少就地过年的朋友带去家乡味。
在云锦镇志辉太伏火腿制品厂火腿发酵仓库,挂满了几百只大大小小的火腿,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味。包装车间里,泸县太伏火腿的第六代传承人邓志辉正带领工人师傅将火腿切割、包装,一派忙碌的景象。

“今年,我们生产了四五千只,现在基本上已经销售完了。这间屋子里面大概只有500只左右了,春节前就要销售完。”邓志辉介绍说。
泸县太伏火腿是泸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川南地区过新年时,不可缺少的民间传统美食。邓志辉师从父亲,已经有41年的火腿腌制经验。
邓志辉说,太伏火腿要选择优良品种的土猪后腿为主要原料,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制作。在用盐腌制50天后进入发酵仓库,并要严格控制晾晒室温,至少发酵一年以上才算合格。

“我们的火腿分一年、两年、三年和四年等四类。我手里的这个弯角火腿就是三年的火腿,三年的火腿吃起来就会比较香,而且口感也会比较好。”邓志辉介绍说。
一道道工序全靠精细的手工制作,让太伏火腿的成色和品质都得到保障,不仅能长时间保存而且色泽鲜艳、香味浓郁。
“你看这个肉,切下来之后香味扑鼻,闻着很香。而且只要一煮熟这个肥肉都是透亮的,是非常好吃的。”邓志辉说。
腌制合格的火腿通过修坯、分割和真空包装后,就能进入市场销售了。仅仅冬腊两个月时间,邓志辉就已销售了近3000只太伏火腿。

“因为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打工的都不能回来。所以,现在加班加点进行切割包装,然后通过邮政、快递公司寄到他们身边去,让他们过好这个春节,品尝到我们家乡的土特产。”邓志辉说。
“这个火腿味道很好,每年过年我们都要吃。我孩子今年在广州打工回不来,我就买起来给他们寄过去。”泸县奇峰镇居民黄女士特地乘车到云锦购买两支火腿。
相比于往年的店内销售,今年的太伏火腿主要通过邮寄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为不少无法返乡的朋友们带去熟悉的家乡味道,让就地过年更加暖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