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5日电 (记者 刘忠俊)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成都市消费者协会系列宣传活动在成都市成华区拉开序幕,政府相关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现场开展消费维权、咨询等服务。
活动现场,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了《成都市教育培训机构消费评议调查报告》,本次评议对15个区(市)县的32家教育培训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重点对教育培训机构是否具备经营资质、教学环境是否安全、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资质、培训费用是否合理、收费方式是否标准、培训内容是否合规等问题进行深入了解。

报告称,消费者对教育培训机构投诉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45.3%的消费者认为是“教师专业度差”;39.2%的消费者认为是“教师不负责”;38.4%的消费者认为是“费用过高”;29.9%的消费者认为是“过度宣传”;25.8%的消费者认为是“培训机构搬家距离更远”;14.5%的消费者认为是“授课教师频繁更换”;10.7%的消费者认为是“退课、退费遭遇困难”。
经调查,发现部分教育培训机构经营场所不合规定,资质不按规定上墙,个别教师存在无证上岗问题,个别培训机构存在虚假宣传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成都市消协建议经营者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及培训,严格遵守行业管理规定,不断自我完善;建议相关部门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健全教育培训市场管理制度,完善教育培训评估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规范行业行为。

活动中,成都市消协、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成都市机动车维修公众服务平台向汽车维修行业发出倡议,倡导“透明维修”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成都市建筑装饰协会发布了四川省地方标准《放心舒心消费服务标准·第1部分:家装行业》和2021成都家居家装消费一号警示以及《成都市家庭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2021版)。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市消协副会长邓谊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重点加强校外培训、二手车交易、预付式消费等重点行业不公平、不合理合同格式条款及旅游、住宿等行业价格监管,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
目前,成都市市场监管部门正在开展“春雷行动2021”、“网剑”行动等专项执法整治行动,整治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严肃查处虚假违法广告行为,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邓谊称,下一步还将推进“12315体系”建设,逐步扩大消费投诉公示的覆盖面,推动消费纠纷源头治理,提升消费维权服务效能。
此外,活动现场还为2020年217家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创建示范单位和新建的消费者协会投诉站点进行了授牌,鼓励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创建示范单位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提升顾客满意度,同时邀请消费者参与监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