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枫桥经验”开启珙县模式:“三个一”解码新时代
2021年03月31日 14:5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31日电 题:“枫桥经验”开启珙县模式:“三个一”解码新时代

  作者 吴平华 单华燕 张忠秋 

  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珙县人民法院秉承“服务下沉共治善治”的主动司法理念,全面推广“三个一”矛盾纠纷化解专项行动,推进诉源治理走深走实,创新开启“枫桥经验”珙县模式。

  “一进制”全覆盖 一村一诉讼服务联络点

  2021年2月20日,珙泉镇王某某驾驶二轮摩托车搭载张某某从底洞镇盐井村前往德会村,途中因道路湿滑不慎摔倒,导致张某某受伤。经交通事故认定,王某某负全责,但就赔偿细节,双方一直僵持不下,现场氛围愈发紧张。消息一出,珙泉镇调委会迅速反应,立即安排专人前往现场进行调节。通过调解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疏导,张、王二人达成和解,王某某支付张某某住院期间的全部治疗费用,自愿一次性补偿张某某含二次手术治疗在内的所有费用一万元整,并当场支付给张某某。

  诸如此类的事件,在基层时有发生。过去,常常因当事人法律知识匮乏、欠缺专门纾解渠道等缘故处理不当,导致小事发酵,动辄劳民伤财,出现上访上诉、影响社会安定等危害。基于此,珙县法院立足实际,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中探索出一个新思路——“一村”,即将基层治理阵地设立在每一个村(居)社区,以共建“诉讼服务联络点”的方式,建立基层调解组织与法院共治基层矛盾纠纷的衔接机制,达到175个村(居)社区全县全覆盖。

  以村社为单位,实行诉讼服务联络点“一进制”,打造基层调解“桥头堡”,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隐患消除在萌芽,通过就地化解的方式,切实变“矛盾上行”为“源头化解”,以“息争止讼”建设和谐珙州。自该制度实行以来,短短数月,珙县175个村社均已建立起诉讼服务联络点,覆盖率高达100%。

  小程序大用途 一个网上诉讼服务平台

  近年来,珙县人民法院多了一批特别的“法官”,他们经常面临数十上百起案件,业务涉及咨询评估、调节、速裁快审等各个方面。与一般法官不同的是,他们“审判”的地点是“云法庭”,他们的“法槌”则是电脑鼠标或者手机按键。这群不用出庭的“法官”,是伴随着珙县“一平台”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而产生。

  充分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四川微法院”等信息化建设平台,集合各地调解资源,打通线上线下多种解纷渠道,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百姓可通过微信进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小程序,随时随地进行法律咨询、在线调解,甚至是申请立案。“一平台”的搭建,致力于打破信息壁垒,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跨时空的“一网解纷”服务。

  四川省某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被告某某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一案便是珙县运用“一平台”制度进行调解的缩影。今年3月,珙县人民法院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收到某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诉状,通过平台进行评估、确认、分流后,委派巡场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经调解,被告缴纳了物管费,原告四川省某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于2021年3月26日向该院提出被告已自动履行撤诉申请。此次四川省某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共58件,已调解当场兑现11件,现撤诉,整个过程耗时短、见效快,该公司负责人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类似的做法,在珙县已然数见不鲜。2021年1-3月,珙县人民法院运用法院信息化平台,成功司法确认案件40件,网上立案471件,切实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人工化“快捷键” 一名诉讼“明白人”

  “以后有什么不懂的法律知识,随时都可以来问我,不用客气。”面对村民傅某的百般感谢,熊松不好意思地说到。

  2020年10月,雷某因意外事故死亡,留有价值142000元集资建房协议购买的房屋一套。雷某去世后,其妻傅某及雷某父母、兄弟为雷某的遗产问题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多次协商未果后,傅某决定诉诸法律,但一开始的诉讼流程便难倒了她。村干部熊松得知此事后,多次上门调解,几番僵持不下后,熊松向当事双方耐心讲述了办案流程,并陪同其到法院进行开庭审理,最终圆满解决了此事。

  “我之前只是简单地懂一点皮毛,是近些年来法院组织了很多培训,还有法官专门来指导,才能成长这么快,有幸为大家服务。”熊松所说的,正是珙县实行的“一明白人”制度——在每一个村(居)社区,选取一名清楚诉讼事务流程办理的村社干部,帮助人民群众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能更顺利地参与诉讼活动,同时法院也通过集中培训、法庭包片、法官包村的方式,指导村社干部参与诉讼事务,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如果说“一平台”勾勒出了信息化骨架,那么“一明白人”便为法院基层治理描摹上了人性化底色。对基层干部的法律素质培养,一方面有利于干部个人的成长发展,另一方面也更适配于基层的复杂情况,对于老人、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等群体,专人服务或许比信息智能来得更加快捷、也更加温暖。围绕群众“家门口”这一“主战场”,以村社为“主阵地”,广泛发动基层干部“主力军”,珙县这一做法,全面激活了基层矛盾纠纷共治善治的“神经末梢”。

  枫桥经验是中国人民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探索产生的政治智慧,其内涵和外延在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而不断更新。如今,在司法为民初心和不懈进取态度的双重驱动下,珙县以“三个一”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解码新时代基层治理新风向,力争为枫桥经验添上一笔精彩的注脚。(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