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日电 (刘刚 何云超)近日,中共四川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全省44个镇(乡)、399个村分别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村)”。其中,雅安市名山区“1镇3村”成功打卡,名山区茅河镇入选“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茅河镇香水村、万古镇红草村、中峰镇海棠村入选“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本次入选,标志着名山区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再上新台阶。

据介绍,茅河镇地处雅安市名山区东部,与蒲江县成佳、大兴、甘溪接壤,幅员面积31.99平方公里。下辖6村2社区、65个村民小组,人口13692人,党员642人,被誉为“中国茶苗第一乡”。近年来,茅河镇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把乡村治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固本强基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乡村自治协同、法治精准、德治教化的“三治”融合新途径,全面综合推进整村治理,治理成效明显。目前,全镇现有国家级文明村2个、省级文明村1个,先后获得“全国卫生乡镇、省级环境优美示范乡镇、文明村镇、十大绿茶名乡”等荣誉称号。
香水村位于名山区茅河镇南部,全村以茶苗繁育和销售为主导产业,茶苗种植面积约2000亩,年出苗约7亿株,年产值约1亿元,被誉为“中国茶苗第一村”。近年来,村“两委”坚持“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公司主导、合作社联盟、群众参与”的“1+3”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了经济主驱、服务前驱、平安先驱、文明新驱的“四驱”联动治理体系,形成了“基层党组织吹哨发令、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治理格局。

红草村位于名山区万古镇中心,作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该村紧紧围绕“花香茶海•骑游万古”定位,建立村党组织全面领导、“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村级集体经济为支撑的“三位一体”治理机制,瞄准市场定位,通过“国庆七天乐”和“草莓音乐节”等会节带动,大力发展“两间经济”,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提升。2019年,红草坪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0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海棠村位于名山区中峰镇中东部,全村以茶叶为主导产业,茶园总面积2624亩,人均茶园面积3.3亩。近年来,海棠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治理秩序和发展活力相统一,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治理成效显著。先后荣获省级“百强村”、省级“四好村”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辖区内牛碾坪万亩生态观光茶园被评为“四川省十大最美茶乡”,牛碾坪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