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8日电(王爵)“每周一、周四下午我都会固定来到邻里中心听民意、解民忧,也将联合社区、物业一起举办反诈骗宣传等公益活动,争取把这里打造成居民的第二个温馨的家。”8日,对于邻里中心接下来的发展,贺明清介绍着,他明确的规划和期待。\

创建邻里中心、打造专业巡逻队、成立校园护学岗,这是成都市公安局温江区分局公平派出所社区警务队民警贺明清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出的社区治理“三大法宝”。工作中,他用真情为民,用汗水做事,将警务工作充分融入社区治理,不断做深做实,有力保障了辖区的和谐稳定,得到了社区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创建邻里中心矛盾纠纷不出院
“墙壁隔开的是我们的视线,隔不开的是我们的邻里情。”走进温江江安社区的邻里中心,挂在墙上的一副标语映入眼帘,贺明清说,这是设置邻里中心的初衷。
原来,温江区公平街道江安社区是2019年底成立的一个新社区,随着众多商业楼盘的陆续交付,来此居住生活的新市民越来越多,邻里之间矛盾纠纷也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处理邻里关系,做到矛盾纠纷不上交、不出院,贺明清便想出在社区内创建一个邻里中心。

创建邻里中心的想法很快得到了社区党支部和派出所党支部的认可。2020年8月,在物业公司的支持下,邻里中心正式建成。如今,129平方米的邻里中心不仅成了江安社区居民调节邻里关系的重要场所,更是社区举办各类邻里活动和普法禁毒宣传活动的新阵地。
今年年初,千禧河畔小区C区业主来到邻里中心向贺明清反映,小区地下车库出入口存在电动车与机动车混流穿插情况,没有规范停放点,容易引发被盗,安全隐患很大。贺明清迅速对小区环境进行实地查看,发现每天该小区将近有400辆电动车出入,为了从根源上解决群众这一诉求,他积极指导物业划定专用停放区域、安装充电桩,开辟非机动车专用通道,有效解决了电瓶车充电和管理问题。
打造专业巡逻队安全管理有重点
“齐步走!”一群身着黑色制服和防刺背心,左臂佩戴红袖套臂章,头带安全帽,手持器械的联防巡逻队队员们踏着整齐的步伐,在江安社区巡逻,保障居民生活安全。
这支由贺明清带头组建的联防巡逻队是派出所民警和小区物业人员共同组建而成,巡逻队有5名队员外加1只巡逻犬组成。这5名队员平均年龄42岁,平均身高1.7米。

“为提高巡逻队专业性,我们在派出所的指导下购买了盾牌、防暴叉、警棍、伸缩叉等专业装备。”贺明清介绍说:“该巡逻队分时段、分区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巡逻工作。上下班高峰期,巡逻队将重点巡逻小区外围和街面,严防可疑人员进入小区;上午9点至下午5点,巡逻队将重点巡逻小区内部,防止白天小偷入室盗窃。”
巡逻队为社区居民生活带来了保障,居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千禧河畔小区业主梁先生表示,有了这支巡逻队后,居民生活安全得到了改善,尤其在夜间巡逻时,巡逻队的手电筒能将小区各处都照亮,给了大家安全感。
江安社区人口多、密度大、流动性大,过去盗窃案和诈骗案时有发生。物业联防队成立之后,通过日常巡逻、在小区门口发放反诈骗宣传资料、张贴海报等措施,社区治安状况好了许多。据公平派出所统计,江安社区2021年一季度共发生电信诈骗案6件,同比下降超过60%;发生“三车”被盗案3件,同比下降超过50%。
此外,贺明清还采取了多小区联动、步巡结合车巡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巡逻。针对各个小区治安状况的不同,以及各小区保安人员人力配置不一的情况,贺明清会根据警情科学设置巡逻线路,抽调各小区人员采取步巡和车巡相结合,进行联合交叉巡逻,提升辖区街面见警率,也对街面各类违法犯罪人员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成立校园护学岗牢筑师生安防线
除了解决邻里关系、保障邻里生活安全,几乎每天晚上9时,贺明清都会赶往成都实验外国学校,和学校安保人员一起保护学生放学安全,以及维护道路交通畅通。
由于江安社区方圆一公里之内聚集了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成都外国语学校、成都市温江区南城幼儿园、成都市温江区新城幼儿园4所学校,有9000余名学生1200余名教职员工,人流量大容易导致学校周边交通堵塞。另外,位于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旁的交通要道F3跨线桥(凤凰跨线桥),是芙蓉大道到江安社区的必经之路,每当上下学高峰期,车辆通行就会变得十分缓慢。
一名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家长表示,以前接孩子放学,家里不得不出动两个家长,一个守住车,一个去接孩子,要不然就得把车停在800米外的小区旁。现在有了学校安保人员和民警的指挥巡逻,交通变得顺畅起来。以前回家要一个多小时,现在至少节约了半个小时。
其实,校园周边交通的改善得益于护学岗的成立。2020年夏天,公平派出所召集了辖区内大部分学校的保安人员,对其进行手势、站姿、交通规则的培训,并派出民警到学校周边实地指挥巡逻,贺明清就是其中的一员。
护学岗成立后,贺明清经常会到校督促护学,有时护学结束后还要赶回派出所值班。
从事社区警务工作3年多来,贺明清在服务群众的一线不断探索、创新、完善社区治理方式方法,以新时代人民警察的使命担当不断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他用努力和坚守,一寸寸丈量辖区,一步步走进群众心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