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宜宾翠屏区法院:深化家事审判改革让“社会细胞”更和谐
2021年04月25日 11:2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5日电 (吴平华 彭屏 秦旭) “内容简单,一目了然。”近日,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根据当事人曹某、黄某某申请,发出第100份《离婚证明书》,这份只记载了当事人身份信息、裁判文书案号和生效情况的离婚证明书,有着和裁判文书同等的证明效力。

  2020年8月20日,原告曹某与被告黄某某离婚纠纷一案,因涉及子女抚养和大量财产债务的分割,双方一直争执不下。该案诉至法院后,翠屏区法院将此纠纷委托给家事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家事调解员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释法明理、调解矛盾,但是因双方感情破裂,未能调解成功。开庭当日,承办法官再次组织双方进行庭前调解。经历3个多小时的背对背调解,双方各自作出一定让步,达成了调解协议。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法院即向原被告双方送达了民事调解书和《离婚证明书》。

现场座无虚席。 彭屏 摄
现场座无虚席。 彭屏 摄

  目前,在我国离婚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途径,前者为民政部门出具离婚证予以证明,后者由法院出具离婚裁判文书予以确定。经诉讼离婚的当事人事后办理再婚、就业、财产登记等事务时,会被要求出具离婚裁判文书。但法院的裁判文书却包含了诸如感情原因、财产情况、子女抚养等大量个人隐私,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离婚证明书》是该院在家事审判改革实施后的一项便民创新。回应当事人对离婚判决书、调解书和生效证明等文书不易于保管、不利用保护个人隐私等意见和建议,促进离婚案件裁判文书的规范统一,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宜宾市翠屏区法院《家事审判落实“司法为民”要求出具<离婚证明书>案》被四川省高院评为2019年度全省法院十大典型案例。目前,该院组织编写《家事审判白皮书(2017-2020)》,通过总结分析2017年至2020年家事审判的特点与不足,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维护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和谐稳定,并借此传递家事裁判规则与理念。该白皮书主要包含家事纠纷案件审理基本概况、家事纠纷预防化解的举措和创新、建立和谐家事关系十条建议、家事纠纷十大典型案例等内容。

  据悉,自宜宾市翠屏区法院2017年推行家事审判改革以来,共审理离婚、赡养、抚养、继承等各类家事纠纷案件3543件,调解撤诉率从47.86%上升到67.14%,取得了“案结、事了、人和、无访”的效果,促进了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和谐稳定。(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