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绵阳市公安局城南分局开展反电诈校园宣传活动
2021年04月25日 19:2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5日电 (邹俊)“某学校的赵同学在微信上添加了一个多年未见的老乡,一通嗨聊后,给对方借钱2000元……对,你猜对了,那个老乡实际上是个骗子冒充的。”“某学校的张同学居然在网上刷单,一句话返利8%的承诺骗走了他1200元。”“同学们,你们的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太强了,不像某学校的同学那样老是被骗,给你们点赞!”近日,绵阳市公安局城南分局为了预防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提高同学们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宣传反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针对青年学生的特点,在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内,挂出了各种印有这样话语的横幅,引得路过的同学们纷纷驻足观看。

学校悬挂的标引吸引了不少学生。
学校悬挂的标引吸引了不少学生。

  “某学校的李同学在网上买了一个手机解锁软件,按对方的要求转账800元,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某学校的王同学办理了多张银行卡卖给他人使用,他获得好处2000元,但他被警察抓了,因为这涉嫌帮助网络信息犯罪。”这些横幅上的标语大都引用了具体的校园电信诈骗案例,简洁明了地概括了一些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件,通过诙谐幽默又通俗易懂的句子来加深印象,从而达到反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效果。

  这样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语,悬挂在同学们上课下课回寝室的必经之路上,不仅吸引了很多同学们的目光,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一位被横幅吸引过来的学生表示这与他平时看到的宣传标语不太一样,他说:“更有趣一点吧,在感到有趣的同时,肯定防范意识也会得到加强。而且标语上举的例子都是比较贴近现实生活,比如老乡什么的。”

学校悬挂的标引吸引了不少学生。
学校悬挂的标引吸引了不少学生。

  为了更有效地宣传反诈知识,民警们还在校园内发放反电信诈骗的宣传手册和资料,耐心细致地跟同学们交流和解释,通过讲解最近发生的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例,揭露各种诈骗犯罪手段,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从而告诉同学们哪些话语和行为值得警惕、要如何有效地进行防范电信诈骗,建立起学生们反诈骗的意识,提高警惕性,避免被骗,切勿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民警也提醒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不要随意泄露个人隐私,不要轻易相信所谓高额回报的兼职,切莫因为一点经济上的小利,落入不法分子的诈骗圈套。一旦遇到电信网络诈骗,要沉着冷静应对,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