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8日电 (张艾佳)“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这是第二届“南充好家规”提名奖严祝君家庭的家训。在外人的眼里,这就是一个和睦亲善,勤学上进,平凡单纯的家庭。蒲大伟是一名驾校教练,妻子严祝君退休之前是一名基层工作者,儿子蒲雄曾是优秀出色的消防战士,退伍后带着妻子援藏。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学习,勤奋工作,默默地实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言传身教父母有“德”有“量”
“做更好的自己,创更美的人生。”这是严祝君家庭每个人的信条。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妻俩始终坚持德育优先,注重言传身教,营造良好家风。
5月15日,来到顺庆区桂花小区,严祝君的家门前贴着醒目的“光荣之家”金色牌匾。蒲雄表示,是父母两人在工作上忠诚的品质和自律的作风,一直深深影响着自己,后来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他于2011年报名参军,成为一名消防兵。
无论工作多么忙,生活多么苦,严祝君夫妻俩一直都坚持自己带孩子,不给家中老人添麻烦。蒲雄还未出生时,严祝君便经常坚持体育锻炼,每天忙里偷闲给孩子做胎教。孩子出生一岁左右,夫妻俩就有意识在各方面对他实施启蒙教育,教他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宽容待人、注重学习等。为了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夫妻俩从不赌,不吸烟,不酗酒,经常带孩子看书、读报、写作……始终给孩子营造一个祥和、安静、向上的学习成长环境。
“我们始终坚信孩子的问题大都是家庭的问题,孩子的进步就是家庭的进步。”严祝君表示,良好家风的熏陶,让儿子蒲雄成为消防兵后,在部队发扬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许多抢险救援和灭火攻坚任务。“退伍后,他带着儿媳前往西藏工作,工作期间曾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公务员称号。”说起蒲雄,严祝君眼里满是骄傲。

“说起父母对我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德,从小父母就教育我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二是量,父母教育我对待他人要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和帮助。”蒲雄表示,媳妇冯承洪于2018年加入这个大家庭,通过相处,家庭的和谐氛围也感染了她。
“这个家庭非常有爱,非常温暖,婆婆对我一直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之前我身体有不舒服的时候,婆婆立马就会察觉出来,询问我身体状况,还会煲汤给我喝,现在我和丈夫两人都在外地工作,几个月才回一次家,公公婆婆不仅要工作,还要帮我们照顾孩子,真的很感激他们。”冯承洪表示,把孩子交给婆婆严祝君带,她非常放心,希望孩子能继续传承好家风。
相亲相爱优良家风代代传
今年52岁的严祝君曾是西山街道兵马堂社区居委会主任,年过半百的她任劳任怨做好社区各项工作,在基层岗位做群众十六年的“贴心人”。在她的带领下,兵马堂社区先后荣获顺庆区敬老模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顺庆区无邪教创建示范社区、南充市三八红旗集体等称号。
“她在基层工作的十几年时间里,几乎没有一个春节能按时回家陪伴家人,她必须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所以大多时候家里的事务都是我在安排。”蒲大伟表示,作为一个男人,就要默默支持她的工作,在她身边陪着她、理解她。
生活中,严祝君与丈夫蒲大伟是远近闻名的模范夫妻,两人都秉承着家和万事兴的治家原则,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扶持。
“我跟严祝君做了十多年的邻居,她尊老爱幼,对小区里的居民非常随和,要是谁有困难,她肯定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助。”兵马堂社区居民岳素芳表示,邻居家谁有困难,严祝君知道后便会第一个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久而久之,邻居视她为亲人,遇上大大小小的事都愿意找她谈心交流。严祝君不但能处理好群众关系与社区里的事务,更是左邻右舍公认的好媳妇。
2009年之前,由于夫妻俩长期在顺庆城区工作,父母都住农村,与父母距离较远。但每到周末,他们必定带上孩子回去看望父母,给父母买吃的,送穿的,还帮父母做家务,干农活,领着儿子干,做给儿子看,并教育自己的儿子一定要孝敬长辈,做一个懂得知恩、感恩、报恩的人。现在蒲雄远在西藏工作,但没忘记父母的教诲,每周定时给婆婆、爷爷打电话询问近况已成为他的习惯。
在严祝君和蒲大伟夫妻俩看来,好的家训家规都得益于长辈传下来的良好家风。“我父亲教育我们的时候,总爱把尊老爱幼挂在嘴边,所以我就把这样的家风传承下去,希望我的后代都能弘扬传承尊老爱幼的好家风。”严祝君说。
据了解,严祝君家庭尊老爱幼、相亲相爱、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还让他们荣获了“感动顺庆2018”十佳好邻居和“感动顺庆2019”十大文明家庭称号,深受邻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