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腾讯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升级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
2021年05月19日 14:3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9日电 (记者 贺劭清)“每个孩子的生长环境都不一样,我们会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鼓励家长多陪伴孩子,管好家中的智能设备。”19日上午,为家长关于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申诉办理好退费手续后,腾讯游戏客服小何没有结束通话,而是就家长关心的家庭教育、亲子沟通等问题,提供了1对1的深度辅导服务。

  据了解,2017年2月,腾讯公司推出事前方案“成长守护平台”,协助家长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戏行为进行引导,这是国内首个面向未成年人健康游戏的系统解决方案,至今已服务超过3000万用户。

成都的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 腾讯供图
成都的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 腾讯供图

  在成长守护平台家长守护模式下,家长可在绑定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后,实现对其游戏时间和游戏消费的提醒、查询和设置;家长也可以与子女共享彼此游戏时长等信息,建立平等伙伴关系,通过互相了解和激励实现目标。

  在事中环节,腾讯积极落实2019年底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对实名认证为未成年人的账号进行“限玩、限充、宵禁”的限制。

  为了避免未成年人在绕过家长监管的情况下进行非理性消费,腾讯还发起事后服务少年灯塔主动服务工程,设立未成年人游戏专线客服专线,建立了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申诉和受理机制,少年灯塔服务工程后期升级为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免费教育辅导服务,目前已帮助多个家庭改善亲子关系。

  2020年6月开始,在对已实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基础上,腾讯专门针对“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游戏监管”的问题,扩大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对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户进行甄别。2020年10月21日起,腾讯再次优化人脸识别验证流程:若用户在游戏充值环节触发人脸识别验证,系统将自动进行语音播报及画面提示,清晰提醒大家该环节正在进行游戏充值身份验证。该功能已应用于腾讯游戏旗下超过100款移动游戏产品。

  腾讯游戏目前平均每天有545万个帐号在登录环节,1.5万个帐号在支付环节触发了“人脸”,其中因拒绝或未通过验证,登录环节有约91.5%的帐号被纳入防沉迷监管,支付环节79.4%被拦截了充值行为。

  尽管人脸识别技术的采用取得一定效果,但仍然没有100%解决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游戏监管的问题,由此可见,依靠技术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是不现实的,防止未成年人游戏沉迷,还需要家长的参与投入。

  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负责人李静介绍,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除了办理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的申诉,同时还希望与家长一同找到孩子非理性消费的原因,更好关注未成年人。比如在受理申诉中,工作人员发现部分孩子的非理性消费是游戏赠送,其中有小部分孩子是遭到校园霸凌而赠送。希望家长发现孩子有非理性消费行为后,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并在日常生活中多陪伴孩子。

一位客服专家编写的培训手册。 腾讯供图
一位客服专家编写的培训手册。 腾讯供图

  技术监管外,腾讯还主动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守护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包括上线成长守护“家长模式”,每日曝光量超5000万;推出41门免费家长课程,引发256万用户参与讨论;成长守护平台与邓亚萍女士共同发起“家庭沟通计划”等。

  据了解,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新增“网络保护”一章让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有法可依,也将进一步指导企业、社会、家庭一起参与共建,带动更多关乎未成年人健康游戏方面的积极变化。(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