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日电 (唐倩)6月1日,一场特别的专家咨询会在成都召开。“要把四川农民工放到全中国、全世界的大背景下,用高度、深度、宽度、温度、精度和力度去讲好农民工的故事。”四川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胡斌说。
现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祁和晖等专家汇聚一堂,对即将建成的四川农民工建博物馆进行了深入讨论,对提交的博物馆展陈设计方案提出了宝贵的专家意见。

据悉,四川省正为2500万名川籍农民工建博物馆。博物馆选址成都市新津区,目前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和展陈设计工作。在展陈设计中,博物馆未来将以实物、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场景复原等表现形式,全面形象地展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农民工群体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汇聚成磅礴力量,活跃在各行各业,成为产业工人主体的艰辛历程及伟大贡献。
“农民工博物馆建设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当前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农民工服务机构、新津区政府、农博投公司及展陈设计公司在农民博物馆的设计建设工作中主动作为、创新工作,力争用博物馆这一载体,讲述好质朴善良、吃苦耐劳、敢闯敢试、豁达乐观的四川农民工精神。”胡斌表示。
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常年有2500万农民外出务工,农民工总量位居全国第二。长期以来,四川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坚持把农民工作为战略性资源,把服务保障农民工工作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推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