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村网共建共享 绵阳搭建为民服务“连心桥”
2021年06月02日 13:2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日电 (王畅)近日,绵阳市游仙区洛水村网协员潘春林巡视线路时发现倒伏竹枝有潜在隐患。他赶紧对现场进行拍照,发给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忠兴供电服务站“电管家”梁光辉,梁光辉收到信息后,立即安排清障作业。

  四级贯通 织密民生服务网

  潘春林还有一个身份——洛水村党委书记,两重身份的背后是市县乡村四级要素保障有效穿透。

  “三农”是供电服务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畅通最后一公里?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发挥电网专业优势,融合党委政府乡村治理优势,开启政府搭台、公共要素单位共同参与的“村网共建”探索实践。

  落实到一线来说,就是由政府在村社干部中选拔培训“网协员”,协助“电管家”开展电力设备运行状况收集、供电服务需求对接等信息类服务,执行政府下放的电力设施保护、电力执法等“管电”职能,同时“网协员”也会得到相应的有偿激励,从而政企协作搭起电力服务进村社入户的桥梁。

  “特别最近森林防火压力大、任务重,潘书记是村社干部,在他的协调下,通道清理工作顺利推进,帮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梁光辉深有感触。

  从去年洛水村首个试点,到绵阳市委市政府发文推广,现在绵阳游仙区、安州区、盐亭县8个乡镇114个村社成为村网共建的试点村。

  在电力先行带动下,水、气、电信等要素单位纷纷加入村网共建的“朋友圈”,一张由政府、企业、村社共同织起的乡村民生服务网正有序铺开。

  力量下沉 当好百姓身边人

  “小潘,家里没电了,快帮我看看。”5月11日深夜,潘春林接到留守老人王大爷的电话后,立即赶到王大爷家,发现是没有电费了,而深夜缴费点已下班,王大爷用的又是老年机,于是便拿出自己手机,通过“网上国网”APP,帮王大爷充值。然而还是没有恢复供电,于是潘书记联系梁光辉,按照他的指引,让电表跳闸复位,恢复了照明。

  “像王大爷这样的留守老人占了21%,我们正在联系他们在外的儿女,帮老人远方充值。”潘春林对村里每家情况比较熟悉,梁光辉在和他商议后,准备排查留守老人、五保户这类特殊群体,进行用户细分,提供差异化服务。

  走村入户时抬头看看电线杆是否倾斜、电线与树木距离够不够,利用村社广播、村民会议宣传保护电力设施……这都成了潘春林“履新”网协员后的工作日常,村里的19台变压器、9处线路跨越鱼塘以及11处电力线路下有树林这些关键点位,潘春林都定期巡视拍照发给梁光辉,做到“心中有数”。

  “遇上极端天气能及时发现问题,过去几个小时才能解决的问题缩短到几十分钟。”潘春林说,村里都知道他是网协员,用电有问题可以直接找他。

  南方汛期将至,潘春林最近在和梁光辉对村里漏电保护器安装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和督促整改。

  洛水村距离供电服务站有8公里,但有了“网协员+电管家”,乡乡有人、村村有点、户户有应,电力服务就在百姓身边。

  结对共建 让党员服务队进乡村

  4月25日,国网绵阳供电公司桑枣供电服务站共产党员服务队来到千佛镇东益村,开展“党员服务队进乡村”主题活动,对该村7家民宿开展五一节前用电检查。

  东益村网协员肖文兴是村干部、也是桑枣供电服务站共产党员服务队的荣誉队员,他介绍说,依托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红色旅游资源,该村近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村里正规划建湖心岛,党员服务队在协助指导相关电力建设。

  国网绵阳供电公司不断拓展村网共建服务内涵,在47个供电服务站成立党员服务队支队,在村网共建试点村设立党员服务队联系点,把网协员纳入党员服务队荣誉队员,与地方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落实“红色责任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为农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有了网协员这一沟通桥梁,我们的信息、措施、服务更精准,当地政府更清楚我们工作,老百姓对我们的感知更好。”桑枣供电服务站站长周立金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