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日电 (记者 张浪)2日,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2021年六五环境日”成都主场活动在成都举行,本次活动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印证了成都生态文明建设的奋进足迹。
活动中,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军现场发布了2021年第一批生态惠民示范工程新场景,32个生态惠民新场景涵盖市政公园打造、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条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多个领域,例如金牛区府河摄影公园环保公厕项目,以科技创新助力环保设施规划;郫都区团结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弥补排水净化能力短板;“生态成都政务电台”上线,推动生态文明拓新表达方式……32个场景串珠成链,以社会认同、市民参与作为标尺,形成了主题鲜明、差异发展的生态惠民场景格局。
张军表示,生态惠民新场景是价值创造和多元体验的有机结合,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是促进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支撑。成都将继续坚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大力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等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产品供给,系统推进生态价值转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协同并进。
当天,第四届“成都环保大使”也正式亮相活动现场。前期经社会各界推荐与自荐,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成都第七中学地理高级教师任旭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商慧芳等11人正式受聘为第四届“成都环保大使”。

据了解,陈岳是第三次受聘为“成都环保大使”,他也是不少小朋友和家长熟悉的“陈岳叔叔”。在生活中,他是一个标准的低碳族,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坚持自带水杯,也随身也带着手帕,做到不用纸巾和一次性水杯。“从点滴小事做起,就能为环保尽份责任。”他坦言将把“低碳乐活族”的公益倡议转发给更多人,“这对社会、对个人都是有益的事,低碳宣传氛围足了,我们的公益理念就更容易转化成行动自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还在户外展示了西南地区首辆生态有声互动大篷车——“生态成都大篷车”,黑科技的专业朗读设备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远处看到这个外观独特的车,就把我吸引过来了。”市民陆女士是附近小区的居民,得知自己录制的声音会上传到喜马拉雅App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的政务电台里,她非常激动,“虽然读的不好,但重在参与,自己也算是为传播生态文明好声音尽了一份力。”
据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态成都大篷车巡游”活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1成都六五环境日”活动的重要环节。市民朋友通过亲自参与录音、朗读生态文章等体验性高、互动性强的形式,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就在身边,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环保理念的内在涵义。
“生态成都大篷车”展览和线下互动活动,以及一系列生态环保主题分享、环保主题互动录音、环保知识互动游戏,不仅能普及生态环保知识,也展现了成都探索生态文明引领成都城市发展新范式的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