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6.14” 信用记录关爱日主题活动在成都举行
2021年06月10日 20:1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0日电 (杜成)10日上午,由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主办,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中国工商银行成都分行承办的“‘忆往昔创未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主题活动在成都市人民公园内举行。

  主办方特别设置了徒步环节,现场参加活动的银行从业者和市民一起加入其中,在模拟打卡长征历史点位的过程中,开启征信事业新征程。

 主题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主办方 供图
主题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主办方 供图

  据悉,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积极推进覆盖全省的征信系统建设,累计布设查询网点372个、查询机376台,大力推动网银、手机银行等互联网查询方式,年均提供征信报告查询4223余万份,不断提升征信服务水平;指导建设四川天府信用通平台,累计促成融资对接4.01万笔,金额3575.46亿元,高效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征信业已经进入新时代,也面临新挑战。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双牵头”部门,将进一步提高征信服务水平,加强对企业征信机构的监管,努力培育和发展信用评级市场,积极探索增加征信供给的有力手段,从而在新的时代积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征信知识宣传现场。主办方 供图
征信知识宣传现场。主办方 供图

  “诚信问题,不仅关乎国民的道德素质,更关涉民族和国家的形象。”中国工商银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认为,作为国有大型银行,工商银行不仅仅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受益者”,更要积极发挥国有大行头雁效应,在弘扬诚信文化、建设信用体系的舞台上当好“建设者”。

主题活动现场。主办方 供图
主题活动现场。主办方 供图

  “现代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航星认为,信用是一个经济范畴,是指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让渡资本的使用权和借贷行为,它是市场经济的实质和内在要求,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没有信用就没有市场,没有信用经济活动就难以健康发展。以此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即征信系统),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在解决信息不对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发挥着重大作用。(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