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9日电 (记者 张浪)18日,由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达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达州市通川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承办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四川行动”高峰论坛在达州举行,来自川内80所知名学校的负责人和老师,共近300人参与本次论坛,共话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在开幕式之后的经验交流环节,来自达州通川区文华街小学、成都实验小学(西区)、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小学、成都高新区大源学校、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等五所学校的校长,基于各校实践,向大家分享在探索教育评价改革之路上,取得的可操作性的特色成果。
成都师范学院教授、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邓达以《教育评价的“破”与“立”:构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之基》为题,作主旨报告。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时代背景、评价内涵的理解、四川省基础教育的实践性成果以评价的可操作性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四川省在深化教育评价绿色环境下,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精准化考核,构建起基础教育评价体系。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关乎教育发展方向,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指挥棒。来自四川省卓越名校长工作坊和达州市名校长工作室的八位校长,从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出发,通过基础教育评价理念分享和实践探索,探讨问题导向,以评促教的发展路径。并深入认识评价的要求:改进结果性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健全综合性评价。让教育评价方便、精准地服务于教师、学生、家长。学校深化学业和学生评价,从而优化教育生态,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王有春发言说:“纵观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全局性,为了价值的可持续性推进,我们要深化评价本身的内涵理解,注重数据采集的价值取向,进一步提升理论支撑。”最后,王有春秘书长宣读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达州共识》。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提升老师评价能力,助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将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一直的追求。在教育改革之路上,教育工作者将继续奋进,优化完善,建构起一套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四川行动”呈现教育工作者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