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陈富昌:在千亩荒山躬耕“椒”人成绩
2021年08月17日 11:5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7日电 (王燕)当下,正值藤椒成熟的季节。走进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双板镇德胜村的藤椒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藤椒树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串串饱满的藤椒挂在枝头,一阵阵诱人的清香扑面而来,基地里村民们或坐或站,身前一个箩筐、手中一把剪刀,下枝、挑筐装车,忙得不亦乐乎……

  看着这一片丰收的景象,千亩藤椒产业的“掌门人”陈富昌喜上眉梢,聊起了藤椒产业发展的点滴故事。

  荒山变“金山” 藤椒种植带村民增收

  几年前,全胜村藤椒基地还是一片荒山,于2018年被在外打拼回乡创业的陈富昌“相中”了。“在这些荒山荒坡发展什么样的产业,着实动了一番脑筋。经过多次考察学习,我发现藤椒性喜光照和干燥温凉的气候环境,刚好和我们这气候相宜,加上藤椒在川渝地区市场需求大,不愁销路,便决定发展藤椒产业。”陈富昌说。

  陈富昌在村内获得流转土地,开垦荒山,全部种上藤椒,在梓潼县涉农部门和双板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县有机肥厂专门为藤椒基地生产专用肥料,请农技人员就藤椒栽植、田间管理等进行技术指导,保证了藤椒发展的品质。目前,陈富昌除在全胜村流转土地230亩外,又在双板镇南垭村、德胜村、新寨村流转了2000余亩土地。

  随着藤椒市场价格节节攀升,藤椒经济效益更加可观,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藤椒种植的队伍中来。为了让藤椒产业发展更规范化,陈富昌果断成立了梓潼县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了8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与村民共同致富。同时,为增加藤椒的附加值,他还建起了藤椒加工厂开展烘干等业务。

  “每天60元,一年下来能多挣1万多,手里头宽裕了。”该村原贫困户马天富谈起在藤椒基地干活带来的收入变化时,掩饰不住心中喜悦。

  心声变“回声” 听音问廉助产业发展

  荒山变“椒山”,闲置的荒山地,正逐渐焕发新的活力。可正当产业红火发展时,陈富昌却遇到了“小麻烦”:扩大德胜村种植面积时,与村里两家为流转土地面积发生了纠纷,到现在也没法开垦种植……正当陈富昌一筹莫展的时候,该县双板镇纪委书记郭金和他的同事们组成的“听音问廉”走访组如约而至。

走访了解需求。
走访了解需求。

  为切实解决陈富昌所反映的问题,助推藤椒产业发展,双板镇纪委该类问题列入“清单”管理,靶向精准施治。该镇纪委书记郭金立即与村上干部一道,深入群众家中讲解土地法相关政策。“老乡,你要知道藤椒种植业发展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的,而且发展壮大了,乡亲们可以就近务工,一边挣钱一边照顾老人孩子,而且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通过多次耐心协商沟通,不到一个月时间,陈富昌的“小麻烦”解决了,又成功流转300余亩土地,全部种上椒苗。

  陈富昌对这次镇上干部的“雪中送炭”感激不已,并表示一定借力乡村振兴这股东风,让藤椒产业不断提质增效。“老陈,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我们镇上干部将全力护航产业发展,你就放手去干,带动更多老百姓走向致富路。”郭金鼓励道。

  示范变“引领” 谋划藤椒产业新局面

  “一个人富裕不算富,所以接下来我要继续大力发展藤椒产业,免费为老百姓提供技术,为他们增加收入,让乡亲们脱贫致富走上小康路。”陈富昌表示。

  在双板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陈富昌牵头建立起“土地入股、按产分红、二次返利”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自愿的原则,老百姓不但可以凭借流转土地领取租赁费,还可以土地入股领取分红。目前,已有近百户农户以土地入股,拿到了双份“收成”。

  谈起未来,陈富昌信心满满,他计划依托藤椒基地,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体系,投资建成藤椒精深加工企业,形成集原料采摘、压榨、灌装、仓储和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藤椒品牌,并依托品牌效应发展休闲农业等。

丰收现场。
丰收现场。

  据了解,陈富昌藤椒产业核心区德胜村已成功创建“绵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村”,藤椒产业发展在其中“功不可没”。参照类似模式,双板镇还建立了藤椒基地2个,成立藤椒专业合作社2个,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发展藤椒产业3000多亩,带动农户348户。2021年,全镇藤椒产业产值预计实现380万元以上。

  “因势利导发展藤椒产业是双板镇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双板镇党委书记魏永开如是说,“接下来,我们就继续沿着这一产业发展的道路,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早日创建成为乡村振兴先进乡镇。”(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