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广元剑阁乘势而上 接续绘制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1年08月19日 19:2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9日电(王春波 郑植译)“今年东宝镇的女皇李全面挂果,产量80万斤,预计将实现综合产值1200万元,让老乡们尝到了甜头。”今秋,广元市剑阁县东宝镇新梁村的“女皇李”基地迎来了大丰收,镇党委书记刘飞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续写乡村振兴充满了信心。

  近年来,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给剑阁县带来高质量跨越式巨变,32924户9688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6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0583元,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号角全面吹响,剑阁将继续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创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多措并举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水果种植已成为东宝镇村民致富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刘飞介绍,东宝镇利用低效林改造契机,引进业主建成水果基地4500余亩,按照“集体经济+龙头企业+专合社+农户”模式,带动全镇水果种植面积达7000余亩,其中女皇李2300余亩。预计到2022年末,全镇仅特色水果产业收入将突破1亿元。

剑阁县东宝女皇李今秋丰收。 剑阁县委宣传部供
剑阁县东宝女皇李今秋丰收。 剑阁县委宣传部供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剑阁县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深化“五级书记”抓振兴,聚焦“两项考核”,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阻击机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常态化监测易返贫致贫对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用好“832”平台,大力实施消费帮扶,提高低收入人群收益。强化扶贫资产后续管理,推广东宝镇新粱村产业发展模式,加强村集体产业园管护,构建多元利益联结机制。

  拓展路径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漫山遍野的花海缤纷亮眼,天空之境倒映美如幻境,山湖之间,一幅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秦巴山区乡村振兴的美好生活画卷正在剑阁县双旗美村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在双旗美村的带动下,当地村民纷纷吃上了旅游饭。开民宿、搞集市、山村农家乐等一系列文旅消费新业态在双旗美村落地,服务员、物业人员、花卉山民、山村老师等新型职业岗位应运而生,先后向村民提供50余个工作岗位。当地农业也从传统的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作物种植转型为花卉种植,经济附加值大幅度提升。剑门土鸡、本地土蜂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也通过“山里·山集”实现了就地销售和升值,村民不用愁农产品销路。

剑阁县普安镇水池村千亩小水果基地。剑阁县委宣传部供
剑阁县普安镇水池村千亩小水果基地。剑阁县委宣传部供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剑阁县将加快产业振兴,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特色农产品与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统筹发展,盘活农村存量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拓展农民财产性收入新路径。加快人才振兴,建立完善新乡贤吸纳机制,引导返乡回乡创业,每年评选十大典型人物。加快文化振兴,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做靓红军攻克剑门关遗址、古柏翠云廊、白龙纸偶、高观皮影等文化品牌。加快生态振兴,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效推进“厕所革命”,加快“美丽庭院”“美丽田园”“美丽乡村”建设。加快组织振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构建科学高效乡村治理体系。

  积聚力量    用好对口帮扶资源

  近期,"杭州市上城区—广元市剑阁县2021年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在剑阁县举行。由"上剑"两地人社部门精心组织的来自杭州饮食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知味观、杭州智骋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四川驰恒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20家优质企业参加招聘会,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涉及材料制造、电器制造、酒店餐饮等行业近2000多个就业岗位,有效解决企业"招工难"、求职者"就业难"的"两头难"问题。当天共有近1500名求职者参加,现场达成求职意愿的共500余人,成功签订就业协议97人。

剑阁县双旗美村天空之境。 剑阁县委宣传部供
剑阁县双旗美村天空之境。 剑阁县委宣传部供

  为用好上城剑阁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资源,剑阁县将紧扣“东西部协作先进县”目标,打造上城-剑阁工业产业园、乡村振兴示范区、旅游联盟3个产业示范标杆,强化教育卫生、干部培训、做大做强国有企业3个领域共融发展。扎实推进广安对口帮扶,围绕产业发展、民居改善、区域合作,推动建设广安-剑阁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区,通过“平台互融、产品共推”,促进两地产业共赢发展。持续实施“万企兴万村”“返乡创业、回家发展”,积聚更多力量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