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宜宾翠屏:千亩中稻喜迎收获 单产首次突破718公斤
2021年08月24日 11:2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4日电 (吴平华 胡雪 )金灿灿的稻穗低垂,沉甸甸的谷粒饱满。近日,宜宾市翠屏区农业农村局邀请省内品种研究和植物栽培方面的专家,对翠屏区2021年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

正在收割。胡雪 摄
正在收割。胡雪 摄

  “再往后退一点,尺子拉直、拉直!”在位于李端镇其林村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核心示范基地,工人正在测量收割后的稻田面积。在专家们的见证下,随机选取的三块稻田通过现场收打、取样烘炒、计算折率、加权平均等方式,实测三块测产田亩产718.07公斤,预计较大面积亩增产163公斤。专家组认为,翠屏区2021年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示范增产增效明显,在当地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机械打谷。胡雪 摄
机械打谷。胡雪 摄

  这个结果让国家水稻体系岗位专家、四川省农科院二级研究员徐富贤很满意。“测产的主要目的就是检验新品种、新技术的产量效果和增产增收情况。从考察的情况看,这个产量是比较高的。”徐富贤介绍说,四川省有2800多万亩水稻,平均产量为亩产530公斤左右;翠屏区常年中稻面积产量550公斤左右,“我们这个示范区高了150公斤左右,水平应该是体现出来啦!”

测稻谷含水量。胡雪 摄
测稻谷含水量。胡雪 摄

  据了解,该项目在其林村有示范片1000亩,采用“德优4727”国标二级优质稻,采取“宽窄行栽培、底肥一道清”为核心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测产数据上表现优异,保障增产增收的同时,还兼顾了减肥减药、抗逆性强、株型优、米质优、食味佳等优点。

  “又是一个丰收年呢!”李端镇其林村党支部书记李兴平也喜滋滋地。“这个项目落户我们其林村以来,效益相当好,这三、四年每年都在逐步地增收,农民确实得到了实惠,相当满意呢。”

  近年来,翠屏区加快对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的推广步伐,全区创建绿色高质高效水稻项目示范区2万亩,全面提升水稻的品质和效益。于此同时,翠屏区将继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田头指导、技术培训等方式,普及推广良种良法良机,强化科技支撑,为稳定粮食生产安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保障。(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