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5日电 (林忠伟)今年以来,“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利用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工作主线,切实发挥党性教育基地功能,备好“七堂课”,助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据初步统计,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学院先后承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四川省委组织部、西安交通大学等省内外党政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各类培训班182期,培训9680人、21692人次。
精心打造现场微党课

五十多年前,邓稼先、于敏、王淦昌等一大批青年科学家,怀揣远大抱负,抛家离子,隐姓埋名,孕育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该学院集中在王淦昌旧居、两弹元勋功勋墙、元勋家风馆打造了三堂微党课,分别讲诉了以王淦昌、邓稼先为代表的“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的爱国奉献精神,以及元勋家风对他们成长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微党课,把这些科学家们在工作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讲授给学员,让培训学习更生动。”干部学院相关人员说。
努力拓展互动访谈课

“他自己花钱买的2000多册图书都是外文版的专业书籍,根据他生前遗愿,都捐给了单位的图书馆。”邓稼先生前警卫员游泽华在接受现场干部学院主持人访谈的时候说。
在原有访谈内容的基础上,干部学院广泛邀请“两弹一星”事业亲历者和见证者,打造《不忘初心跟党走,“两弹一星”精神传我们铸国魂》和《建功立业新时代航空精神永流传》互动访谈课程。讲述者在与专业主持人对话中,回顾过往隐姓埋名西南大山的奋斗岁月。在与现场学员的面对面的沟通中,凝聚奋斗力量,增强干事创业决心和信心,鼓励大家在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深入打磨情景宣讲课
“《英雄·丰碑》剧情跌宕起伏,人物特征形象生动,情感表现细腻真挚,极具教育力和感染力。”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学员说。
以情景再现的方式,打造情景宣讲课程《英雄·丰碑》,深入挖掘以科学家倾注毕生心血和智慧,为国家研制“两弹一星”的壮举,讴歌了老一辈科学家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融合讲述、表演、情景再现等表现手法,剧情跌宕起伏,集音乐、影像、舞台艺术等艺术手段,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极具教育力和感染力,让欣赏者身临其境,受到深刻的感染教育和精神洗礼。
创新打造诗词诵读课
“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登船回国之前,写下了这句话。”绵阳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主席但军在朗读时读到。
把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领导人、科学家等人创作的诗词进行收集整理,围绕诗词里的“两弹一星”,打造出《有一种情怀——我愿以身许国》和《梦怀青平神剑出世》两门诗词诵读课程,邀请著名朗诵专家现场诵读,邀请学员的参与互动。学员通过听、看、读、演,体会与感悟层层递进,引起思想共鸣,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激情演绎红歌传唱课
“唱歌时心潮澎湃,激情高涨。唱完之后才知道在参加培训,这种形式非常好。”西南财经大学培训学员说。
组织音乐专家人才,召开专题研讨会,以“歌声里的历史不变的红心”为主题,开发了《发自内心的高歌——祖国不会忘记》《我和我的祖国》、合唱史诗《黄河大合唱》等红歌传唱赏析课程,通过背景介绍、歌曲欣赏、现场演唱,激发学员学习热情和斗志,将对党的热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深请讲述“两弹一星”故事会
“听到这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他们抛家离子,隐姓埋名,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挺起了中国国防脊梁,这些科学家们太伟大了。”来自河南安阳市委组织部培训的学员说。
由学院教师和两弹城基地讲解员组成故事会分享讲述团队,通过《冻坏一个人,你们得赔我》《原子弹,从这里出发》《最后一封家书》10多个生动的故事,串联起“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历程,多侧面、多角度展现参与“两弹一星”事业人员的家国情怀。
顺势开设党史知识竞赛课
以“牢记百年奋斗路,薪火相传两弹城”为主题,开发党史知识竞赛。课程设小组必答题、抢答题、风险抢答题等环节,建有党史学习知识题库。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经典影视作品、经典歌曲及教师现场答案解读等方式,让学员在比赛中再学习,在比赛中找差距,在比赛中增进沟通,营造紧张又活泼的学习氛围。
“学院干部职工将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课程,强化服务,锐意进取、不懈奋斗,做强品牌、做亮特色、做优质量、做大体量,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干部学院,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罗盛军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