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防灾减灾科普“五进”活动走进绵阳
2021年08月26日 11:4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6日电 (罗晶 王怡欢)为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能力,8月25日,四川防灾减灾科普“五进”活动走进绵阳,在涪城区铁牛广场为群众科普防灾减灾知识。

绵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指导群众做心肺复苏。 罗晶 摄
绵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指导群众做心肺复苏。 罗晶 摄

  本次活动以“防范化解灾难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为主题,由四川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应急管理厅主办,绵阳市应急管理局和涪城区应急管理局、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和涪城区消防救援大队、绵阳市红十字会、绵阳神鹰红十字救援队等在现场设置展位,集中展示救援、急救等常用设备。现场设有消防车展示区和止血包扎、科普展项、心肺复苏、绳索打结等体验区,让群众学习、体验防灾减灾知识,掌握更多应急技巧。

绵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示范如何包扎止血。 罗晶 摄
绵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示范如何包扎止血。 罗晶 摄

  “进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用手掌根部紧贴病人胸部,两手重叠,手指翘起,肘关节伸直,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30次……”在心肺复苏体验区,绵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正跪在假人模型旁,演示如何做心肺复苏。十多位群众在一旁围观学习,用模型体验时,工作人员认真观察群众的每一个动作,力求标准到位。市民王女士在体验时,手掌按压的位置和力度不对,工作人员耐心地告诉她应该按压在病人的哪个位置、怎么用力是正确的。

游仙街道金山村书记王福安为神鹰救援队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罗晶 摄
游仙街道金山村书记王福安为神鹰救援队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罗晶 摄

  “心肺复苏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也是一个基础的急救技巧。如果遇到有人晕倒的情况,在现场有人会做急救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就有可能挽救一条宝贵的生命。所以我们在指导群众做心肺复苏的时候,会尽可能的让每一位前来体验的群众都学会这一项技能。”绵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

绵阳神鹰救援队队员穿上防蜂服示范如何正确摘取马蜂窝。 罗晶 摄
绵阳神鹰救援队队员穿上防蜂服示范如何正确摘取马蜂窝。 罗晶 摄

  在绵阳神鹰红十字救援队的帐篷下,摆放着消毒液、烟雾水雾两用机、救生圈、急救箱等应急设备,救援队队员为前来参观的群众讲解急救设备的用法,科普应急救援技巧。现场,一名队员穿上防蜂服,手拿捕蜂网,向群众科普在发现马蜂窝时要用专业的设备去处理,不要自己冒然摘取,否则很容易受伤。

  活动现场,绵阳市游仙区游仙街道金山村书记王福安特意为神鹰救援队送来锦旗表示感谢。“我们花了两周左右的时间查找收集全村的马蜂窝,一共发现了十七八处,有些长在树上,有些长在村民家里,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正常出行和人身安全,所以我们就联系了神鹰救援队,请救援队协助我们村摘取马蜂窝。”王福安说,绵阳神鹰救援队非常敬业,跟他们联系后第二天就带着设备过来了,顶着那么大的太阳,衣服都湿透了,还在帮忙取马蜂窝,效率高、执行力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