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日(刘忠俊 张航 陈慧) 9月1日,眉山市洪雅、彭山区、东坡区等地中小学校迎来开学季,各所学校都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开学第一课。

据了解,彭山区观音小学利用学校空地打造了一个占地约5亩,专门打造成为校园劳动教育基地。其中智慧大棚本学期刚刚投入使用,主要用于现代农业技术科普。
活动现场,老师将学生分成低、高年级组。低年级学生参与智慧大棚,无土栽培,种植枸杞;高年级同学参与稻谷收割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将一株株枸杞,栽种在了苗床上。过程中同学们认真操作,十分投入。“今天来到智慧大棚,虽然天气很热,可我感觉很兴奋,以前菜都种在地上,这次种(菜)却在杯子里,感觉很奇怪,以后要去多观察,多探索。”三年级学生胡曦哲称。

大棚外,稻田里稻穗已变成金黄,开学季也是稻谷丰收季。田边高年级同学们,扎起了裤腿,手拿镰刀,一边听老师讲解收割要领,一边看动作示范。收割现场,老师讲解完要领后同学们一字排开,开始割起了稻谷。稻田中央还摆放了一个传统农业收割稻谷所需的拌桶,部分同学在有序抱起谷穗使劲摔打,一颗颗金黄的谷粒在拌桶里上下跳动。不一会儿拌桶就收集一层厚厚的稻谷。
活动前夕,学校还组织部分同学到智慧田园开展抓昆虫游戏,老师现场给大家科普昆虫知识,同学们现场感受、体会收获无限。“举办具有自己特色的开学第一课,从家庭、社会、学校、农事劳动等四个方面入手,把劳动精神扎根到孩子们心里,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加知识面和受益。同时,感受劳动的光荣与艰辛,珍惜粮食,养成爱劳动的好行为。”观音小学校长骆艳洲称。

眉山市洪雅县,90所中小学、幼儿园也迎来新学期,4万余名中小学生回到校园,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开学第一课”。
实验小学“开学第一课”,洪雅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针对学生易发生的交通违法行为,讲述了道路交通基本通行、安全乘车原则及闯红灯、翻越护栏和在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嬉戏打闹等交通陋习的危害性,警示学生们重视交通安全。实验幼儿园教室里,老师们围绕疫情防控、校园安全、正确佩戴口罩等相关知识,让“第一课”的内容更加丰富。

2021年秋季学期,是“双减”政策出台后的第一个学期。从9月1日起放学后,学生将在学校老师辅导下完成家庭作业,上体育、音乐等兴趣课程。“课后服务学生自愿参加,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原则,不仅能确保学生高效完成作业,保障孩子睡眠时间。通过课后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体质。”实验小学副校长杨淑蓉称。
据悉,义务教育阶段洪雅县的学校将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周一至周五放学后2小时,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包括组织学生开展体育锻炼、课外阅读以及科普、艺术教育等活动。“孩子能在老师监督下完成作业,家长也不用操心了,且在学校较安全,下班后就直接接孩子回家。”市民高先生称,自己支持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