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第十八届西博会收官:促758个项目签约 推动海内外企业投资西部
2021年09月23日 17:1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3日电 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西博会”)日前在成都闭幕。本届西博会吸引4015家企业参展,66个国家和地区逾5万名嘉宾客商线上线下融合参展参会,促成758个投资合作项目成功签约。

第十八届西博会现场。 刘忠俊
第十八届西博会现场。 刘忠俊

  新机遇 新期待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博会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和平台作用。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进一步坚定了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本届西博会共举办主体活动5项、主宾国活动1项、轮值主席单位活动2项、主题市活动3项、专题活动15项、分会场活动3项,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分享新时代西部新机遇、发展新期待;首次邀请东南亚国家—新加坡担任主宾国,并成功主办新加坡—四川贸易与投资委员会第二十二次年会等活动,深化西部地区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务实合作。

第十八届西博会现场。 刘忠俊
第十八届西博会现场。 刘忠俊

  本届西博会吸引国际国内重要嘉宾参会。2位外国政要、5位境外部长级官员、7位驻华大使、20位国际组织代表、33个外宾团组等嘉宾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出席开幕式。100余位央企、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强董事长、总经理等嘉宾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西部投资说明会等活动,不断助力西部走向开放前沿。

  新格局 新聚焦

  本届西博会聚焦“一带一路”,专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展览馆,展示“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双向贸易和投资合作、科技创新等方面成果,以及相关国家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吸引了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超50家参展企业。

  本届西博会首次创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馆,重点展示成渝地区一年来在基础设施、开放通道、产业协作、生态环境等领域深入合作的高品质成果和支撑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围绕创新发展、园区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成功举办“双城双碳双循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企业家高峰论坛暨制造园区招商引资大会、川渝民营经济发展合作峰会暨2021年(第五届)天府论坛等活动,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不断升温,融合度日益增强。

  本届西博会首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合作馆,集中展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在冷链物流、自贸区、综保区、口岸等领域的建设成果;设置西部产业新动能馆,展示西部地区在开发开放、现代产业、生态安全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和发展成果,有力助推西部地区经济协同联动发展。

  新形象 新成果

  本届西博会,西部相关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围绕各地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改革领域,推出对外招商的投资项目2445个,投资总额超4.3万亿元,西部各方与国内外投资者签约投资合作项目758个,进一步推动海内外企业关注西部、走进西部、投资西部。

  借力本届西博会平台,四川17个市州围绕工业“5+1”、农业“10+3”和服务业“4+6”现代产业体系,举行系列投资推介活动,全方位展示了四川产业基础坚实、发展活力迸发和投资前景广阔的新形象,展现了“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新活力。主题市乐山市设置综合形象展示馆,全面展示在文旅经济、现代工业、乡村振兴、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成就,举办中日韩(乐山)经贸合作交流会、首届乐山国际美食节、乐山市投资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3项活动,打造“乐山美食之都”新名片,让“乐山印象”走向世界。

  新挑战 新模式

  面对疫情新挑战和会展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发展新趋势,本届西博会创新办展办会模式,在展陈设置方面,首次创新设置室外展区,举办乐山国际美食节,创新设置的分会场总面积达47.8万平方米,主动宣传推广“川产、川造、川创”等名优特产品;在科技应用领域,利用数字会展服务平台,首创“展会+直播”的融合模式,首次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实现“云展示”“云洽谈”“云签约”;“天府会展云”线上平台参展商近500家、产品近800种、展团56家,累计访问量15万余次,升级打造“西博嗨购节”IP品牌,确保展会活动实效性。(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