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3日电(邹立杨 杨尚威) “我马上上飞机了,这5000块钱麻烦你帮我捐给灾区,我不知道他们的账号。”9月22日,张应通过微信转账拜托好友帮他向泸县灾区捐款。

“90后”青年张应是某警卫团的一名现役军人,在回泸州探亲时得知泸县发生了6.0级地震,便放弃难得的团圆机会,奔赴震中泸县福集镇开展义务救援。
“地震发生当天我正在老家古蔺的大山里面办事,路途遥远,所以没能第一时间赶赴灾区。”17日,处理完老家事务的张应几经辗转赶回位于龙马潭的家中,简单休整后,18日凌晨,张应穿上迷彩服携带好装备便前往泸县二中开展救援工作。

“能在退伍前为家乡的地震救援出份力,这也太巧了。”张应是泸州古蔺人,2008年“5·12”地震发生时,还是一名高中生的张应被解放军战士在汶川开展救援感人事迹深深影响,高中毕业便毅然报名入伍参军。今年探亲假期间,得知泸县发生地震,泸县二中临时安置点需要搭建大量帐篷供受灾群众使用,张应便主动前往泸县二中临时安置点报名当志愿者。
“先把帐篷杆穿好,再用力连接牢固,支架搭好后,我们再分别将篷布固定好,这样就基本完成了……”在群众安置点,对野外生存驾轻就熟的张应一边给大家讲解帐篷的搭建技巧,一边进行人员分工。“男生和我们一起合作搭帐篷,女生负责环境卫生,遇到困难就喊我来,大家一起加油!”帐篷陆陆续续运抵操场,来一顶帐篷张应就带领大家安装完成一顶。每一顶帐篷安装完成后,张应都细心地检查每一个细节,“我看了下天气,明后天都有暴雨,帐篷到时候没安好进水就麻烦了。”在张应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80余顶帐篷迅速搭建完成并及时投入使用。

“张哥,你去休息哈喝口水嘛。”一旁的志愿者小妹妹张雪梅看到张应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开始帮忙搬运物资,怕他这样连轴转吃不消赶紧递上一瓶水。张应却抢过她手中的扫帚告诉妹妹,这算不了什么,平时的训练强度比这个大多了,嘴里还说,“我打扫卫生就算休息了。”
夜幕降临,张应和大家一起在内帐篷休息,为了不占用宝贵的折叠床位,张应将物资分发后剩下的纸箱铺在地上当床用。半夜突降暴雨,雨水顺着地面漫进帐篷内,被惊醒的张应提起电筒便冲出帐篷外,挨个检查帐篷是否存在漏雨和地面漫水情况。等他返回自己帐篷时,他的“纸床”早就变成了“水床”。
背老人、清障碍、搬物资……两天的救援工作给张应的探亲假画上了一个特殊的“句号”。假期结束,心系泸县灾区的他也只能结束支援,踏上返回安徽宿州部队的征途。
9月20日,天空放晴,临时安置点操场上空,鲜红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张应站直身子朝着国旗敬了一个军礼,“铁心跟党,英勇善战,作风优良,艰苦自建!加油,泸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