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4日电 (罗晶 王怡欢)9月23日下午,德阳市罗江区举办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诗歌大会暨“中国·罗江诗歌节”乡村诗歌创作交流会,旨在弘扬中国田园诗歌传统,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山,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星星》诗刊杂志社社长、主编龚学敏等来自全国的60余名诗人齐聚罗江进行乡村诗歌创作交流。
“很高兴参加罗江诗歌节,这次诗歌节是我参加的仅有几次诗歌节中最接地气的,直接跟丰收结合,好像诗歌节就接在庄稼的支架上。”“乡村诗歌应该有它的包容性,不仅是农民,要对它的内涵进行扩展,涵盖更大群体,才会引起更多关注。”“中国农民有着勤劳、淳朴、苦干精神,他们勤劳善良质朴的品质值得我们塑造,不管写到什么时候,我都要书写乡村,把中国乡村的巨大变化、品质和本色真实地反映出来……”交流会氛围浓厚,诗人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指出乡村振兴需要诗意乡村,诗人应该关注乡村、抒写乡村。当代乡村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时代,诗人应该回到生活本身,以全新的视野和美学理念,在“写什么”“怎么写”上积极尝试探索,不断推动乡村诗歌创作取得更大的优异成绩。

据悉,以清代罗江李调元为代表的诗人们,包括他的父亲李化楠,堂弟李鼎元、李骥元,创作了近千首乡村主题诗歌,成为罗江人民的宝贵文化财富。民国后期,罗江成立了川西北较早的农民诗社——云峰诗社,创作了一批乡村主题诗歌,这个诗社的创作绵延不绝,一直延续到今天。
此外,本届中国·罗江诗歌节延续了历届诗歌节关注乡村、抒写乡村的优良传统,《星星》诗刊社编选了《乡村中国》主题诗歌作品集,评选了第二届全国十大农民诗人,在推动全国乡村主题诗歌创作方面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