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梁恩长:14年坚守播音岗位 用“乡音”传递“党音”
2022年03月18日 19:3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8日电 (姜强)有这样一位广播员,14年来不计报酬,坚守“主播”岗位,致力传播山村“好声音”,他用一支笔、一个话筒,以鲜活、接地气的方式,让“党音”响彻基层“最后一公里”,他就是德阳旌阳区新中镇尖山村村民梁恩长。

  “尖山村的村民们注意啦,下面是新闻时间......”3月17日中午12点,新中镇尖山村的高音喇叭如往常一样准时响起,梁恩长坐在广播室,操着一口地地道道的德阳话,播报新闻,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把党的政策送到乡亲们身边,这是我的任务,也是我的职责。”梁恩长说。

  2013年,乡镇改革合村并组,梁恩长接受尖山村“两委”邀请,成为了村广播员。每天,他都要播放新闻、农业科技知识、安全隐患提示等村民关心的内容。有时谁家的牲口走失了,他也会通过喇叭帮忙寻找。

梁恩长坐在广播室播报新闻。 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梁恩长坐在广播室播报新闻。 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播音时,梁恩长有时模仿主持人的发声,有时还使用德阳话播新闻、读报纸,并将健康常识、寻人启事、流行音乐,甚至自己采写的信息进行综合播报,让乡亲们听得懂、记得住、喜欢听。

  “如果没有广播,村干部就要挨家挨户宣传政策,遇到灾害天气等突发情况,还要及时入户告知村民。”新中镇尖山村党总支书记李太远说,有些年龄偏大的村民文化程度不高,获取信息的渠道较窄,只靠村干部入户宣传政策法规,既增加工作量,又收效甚微,村广播站的存在,架设起了村“两委”与群众之间便捷沟通的桥梁。

 70岁大爷梁恩长坚守播音岗位14年。 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70岁大爷梁恩长坚守播音岗位14年。 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与广播结缘至今,梁恩长已坚守了14年。现在,他每天5点半起床,6点开始放广播,一天三次播音,从未间断。从最初的不定时不定期到现在的准点准时,村广播站的节目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平时在田里做农活时,村里的大小事情,各地的奇闻异事,也可以从广播里听到,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新中镇尖山村村民杜霖雯说。

  如今,梁恩长已经70岁了,多年的坚持,让他成为了农村发展的见证者。“乡亲们喜欢听广播,我就要把它办好。”梁恩长说,年龄大了不要紧,只要自己能动,就会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让“小广播”“大喇叭”这种传统的传播方式能一直在这个小山村延续下去。(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