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简阳市:法官纾困 助力村企共赢
2022年03月23日 13:4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3日电(吴平华 )村民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本是发展本村经济和增加村民收入的一件好事,但在简阳市新市街道某村,却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不愉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法官现场了解情况。简阳人民法院 供图
法官现场了解情况。简阳人民法院 供图

  据介绍,该村位于简阳市近郊,交通便利且粘土、页岩资源丰富,村民长期以来以外出务工从农业种植为生。2016年,简阳市某建材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计划利用该村的交通及资源优势,修建砖厂,于是找到当时8组的组长及村长商量。公司提出在村旁建砖厂有助于增加村民就业机会及收入,这一合作意向在村民大会上获得多数村民同意。随后,该村8组与公司签订土地转包协议,约定将17.78亩承包地转包给该公司,承包期限为15年,附近几十户村民后续也将土地承包给该公司。合同签订后,砖厂如火如荼地修建、经营起来。

为村民领到应得的钱。简阳人民法院 供图
为村民领到应得的钱。简阳人民法院 供图

  在后续经营中,由于该砖厂对环境污染较重,且屡次拖欠土地承包费,经催促才能给付,引发村民强烈不满。更令村民气愤的是,自2020年起,由于砖厂环评不过关,被要求暂停经营,其法定代表人及合伙人直接失联。于是,该村8组组长钟某某代表村民们到简阳市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解除与公司签订的土地转包协议。与此相反的是,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坚持要继续履约,并表示其愿意支付承包费,但却被村民拒收。

  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本案中主要有以下问题:1.该村四十余户村民及工人多年被拖欠的土地承包费、民工工资等由于缺乏证据支持,难以起诉;2.承包期限未满,村民是否可以单方解除合同?为了妥善化解案涉矛盾,法院迅速成立专案小组,到该村实地勘查。承办法官在查看时发现,该砖厂的厂房、设施、生产线保存完备,若环评过关,则能继续经营。于是,专案小组一方面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寻求党委政府的支持;一方面走访村民,以情入法,以情释法,让村民认识到承包合同未到期且公司未根本违约的情况下,解除合同于法无据。此外,核实被拖欠款项的村民名单及对应金额,为下一步的款项支付作准备。同时,承办法官还多次与该公司高管沟通,分析利弊,督促企业筹备资金,及时支付拖欠款项。

  通过承办法官多方努力,最终该村四十余户村民、工人与公司达成协议,合同继续履行,公司当庭支付拖欠村民的土地承包费、工人工资等共计约十万元。本案的成功办理,使得村企矛盾得到妥善处置,有效化解了辖区群体信访隐患,让村企双方实现继续合作、互利共赢。(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