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古蔺:返乡“网红”透过短视频看苗乡“蝶变”
2022年04月20日 15:2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0日电 (罗盼 车小红)在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有这样三位返乡“90后”,他们从车水马龙的大城市回到眷念的家乡,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记录着苗乡破茧成蝶的美丽变化,渐渐成为乡里家喻户晓的“网红”。

“苗乡”蝶变。罗盼 摄
“苗乡”蝶变。罗盼 摄

  大寨苗族乡富民村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陈宇、唐菊和罗娟三位“网红”正在拍摄记录苗族刺绣的短视频,苗家绣娘们在他们的镜头里,穿针引线、手法娴熟,一只只蝴蝶、一朵朵鲜花栩栩如生,显得格外惊艳,房间里也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实际上,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仅是苗乡变化的一个微观镜头。

  随后,陈宇三人来到了苗乡织女园博物馆,随着他的的镜头,看到该项目紧邻富民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据了解,该项目建设初衷是展示和传承苗族文化,展销当地农特产品,并吸纳乡内闲置劳动力就业务工,从而助推大寨苗族乡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织女园博物馆开馆日期渐渐临近,富民村的群众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纷纷表示:“织女园建起来后,我们村每年能吸引来的游客就更多了。”“新建了商铺,以后大家都能把苗乡特产、农特产品拿去展销,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啦!”

  据悉,大寨苗族乡富民村以前是省级重点贫困村,耕地资源匮乏,房屋陈旧,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常年在外务工,整个村庄显得寂寥又落寞。整村脱贫后,当地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和种植产业,菊花园、花海迷宫等吸引着各地人员前来参观,村民们也自觉发展起了第三产业,村容村貌逐渐美化,大家钱包慢慢鼓起来,返乡的人员也越老越多,富民村渐渐热闹了起来。

  在富民村,也有一位“红人”,她虽不像陈宇三人一样拍摄短视频记录家乡变化,但她教村民们唱苗汉歌曲、跳苗族舞蹈,被村民们亲切的称为“陶老师”。

  陶倩是大寨苗族乡富民村村民,于2021年大学毕业后返乡,当问起她对家乡变化的感想时,她表示,“‘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是她童年中家乡的模样,但现在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了解,陶倩家曾经住在大山上,交通非常不便,尤其上学读书,全靠双脚走山路去学校,那时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能住得离学校近点。易地扶贫搬迁后,陶倩家从大山上搬到了山下的聚居点,住进了“小洋房”里。她开心地说道,“现在居住环境不仅变美了,而且交通、医疗、教育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小汽车能够直接开到家门口,卫生室离家也就几百米,感觉很开心、很幸福。”

  幸福的不止陶倩一家,还有富民村的男女老少们。“我们一起追太阳,一起守月亮;我们一起来劳作,播种美好的希望……”悠扬的歌声从富民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飘出来,苗汉双语悦耳动听,充满着大家对当前幸福生活的满足和感恩。

  富民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开华介绍道:“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的文娱活动也就多了,白天忙完了活儿,晚上大家就在这里跟着陶老师学唱歌儿。”“男女老少、苗族的汉族的都有,这首苗汉双语的《追太阳守月亮》是我们最喜欢的。”

  产业发展为苗乡的“蝶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产业发展上,大寨苗族乡不断凝聚“大抓发展”的力量,形成“抓大产业”的共识,谋深、抓准、落细。

  一方面,突出“稳中求进”总基调。15年来,大寨苗族乡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把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作为农村现代化的最前沿和主阵地,坚持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定位。当前,烟蔬轮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其中大寨大田基地、山地轮作基地、河谷轮作基地现已集中流转土地7500亩,实行烤烟和蔬菜轮作,并于2021年成功创建泸州市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另一方面,围绕“产业链条”聚集群。大寨苗族乡坚持“旅游思维统揽、三产融合发展”思路,推动产业融合,实现产业链条一体化延伸。推进工农一体化,利用乡域丰富的页岩气,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推进加销一体化,实施产品就地初加工,通过电商实体店对接产超直供;推进农旅一体化,利用独有的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推动农业观光体验与康养深度融合;推动农文一体化,凭借园区产业之“体”,贯以山水田园之“愁”,融入苗族文化之“魂”,致力于打造全域苗族风情小镇。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大寨苗族乡始终盯着先进干,朝着标兵赶,据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陶荣介绍:“接下来,大寨苗族乡会在文旅康养,生态旅游、特色产业发展上继续做足文章,促进三产融合,增加群众收入,为古蔺‘双百’目标的实现贡献大寨力量,为做特泸州‘南翼’贡献大寨力量!”

  家乡“蝶变”展新颜,乡情浓厚难诉尽。据了解,大寨苗族乡的三位“网红”将继续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讲述家乡变化,展现苗族文化。而在他们的视频里,苗族刺绣、踩山节,农家腊肉、香肠、酸菜蹄花汤等苗族文化和古蔺特色产品也渐渐吸引了粉丝注意,相信通过他们的努力,会为大寨苗族乡的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