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绵阳平武:“天下大熊猫第一县”背后的数字奥秘
2022年04月22日 16:5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2日电 (任露潇  胡宇)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重要组成部分的绵阳市平武县,境内究竟有多少野生大熊猫?这里的野生大熊猫为什么频繁出现?

  335只!野生大熊猫数量居全国之最

平武县老河沟自然保护中心在古城镇柏林村拍到的野生大熊猫活动画面。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平武县老河沟自然保护中心在古城镇柏林村拍到的野生大熊猫活动画面。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196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开展大熊猫野外数量调查,开始了首次针对大熊猫的调查活动,并完成对平武野生大熊猫数量的初次探索。

  随后,1974年-1977年,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开展了全国第一次大熊猫调查;1985-1988年,林业部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联合组织了第二次全国大熊猫调查;1999年-2003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几次调查结果让大家对平武野生大熊猫数量及种群分布有了更加深入的动态了解。

  2012年5月,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平武县调查工作启动(不包括王朗自然保护区)。共布设动物样线1278条,完成1237条;植物样线320条,完成228条。调查中,共发现大熊猫痕迹1034处,结合2011年王朗试点工作,两次调查共完成平武县动物调查样线1328条,植物调查样线251条,发现大熊猫痕迹1234处。

  大熊猫四调最终结果显示,平武野生大熊猫数量从“三调”时的230只增至“四调”时的335只,栖息地内种群密度0.116只/平方公里,增量占同期全国增加数的39%,平武县域野生大熊猫占四川总数近四分之一,约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数量20%,数量蝉联全国第一。

  3131平方公里!大熊猫国家公园纳入面积绝对数全国第一

红外相机在木座藏族乡和平村社区保护地拍到的野生大熊猫画面。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红外相机在木座藏族乡和平村社区保护地拍到的野生大熊猫画面。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平武地处龙门山构造带和秦岭东西构造带间的特殊小区,北部米仓山西段的摩天岭,西北和东南部的龙门山北段都在这里交汇。平武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地貌受控于地质构造,形成多种多样地形,平武的地貌特征造就了不同的小区气候,生物多样性分布较为明显。”

  2019年由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平武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显示:平武境内已知野生动物1941种,植物416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种,二级43种;森林植被常见优势树种23科37属78种……一组组数据足见平武自然地理环境的优渥。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大熊猫天然的生存空间。“全省大熊猫栖息地分布的38个县(市、区)中,平武大熊猫栖息地质量最好,平均HSI达0.4465;同时,平武还拥有全省最大的大熊猫适宜栖息地面积,达到28.8万公顷,占全县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比为82.70%。”平武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大熊猫三调、四调情况发现,平武野生大熊猫分布区在白马、木座、黄羊、阔达、虎牙、泗耳、土城等乡镇都有所增加;王朗、雪宝顶、小河沟保护区内大熊猫分布区也有所增加,老河沟保护区的大熊猫分布区有显著扩大;大熊猫活动平均海拔同三调相比增加了173米,呈上移趋势。

  与此同时,大熊猫国家公园在平武涵盖了境内的王朗、雪宝顶、小河沟、余家山4个自然保护区,以及境内保护区之外的所有大熊猫栖息地。大熊猫栖息地在平武的面积达到288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8%。平武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面积3131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52.6%,纳入面积绝对数全国第一。

  实施绿色发展  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平武是白马藏族的主要聚居区,白马人把大熊猫作为本民族的图腾,他们模仿大熊猫的舞步、动作和神态,创作出“熊猫舞”(登嘎甘),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大熊猫还被白马人刻到面具(曹盖)上、编进歌曲中,展现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平武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事实上,平武保护野生大熊猫不仅体现在历史久,更体现在保护方式的多样化。近年来,平武通过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了《平武县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三十六条硬措施》《平武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平武县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考核办法》,落实乡(镇)村(社区)两级生态环境保护网格长(员)责任,压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实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建立完善行业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平台,对重点企业进行24小时监控。

天下大熊猫第一县。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天下大熊猫第一县。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此外,平武还按照“恢复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由平武县纪委监委采取“重点难点监督+派驻日常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开展以劳代偿、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等生态修复活动,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设置生态修复区,通过种植箭竹,建设空中廊道、地下隧道等方式,为14类野生动物修复生态廊道;投资2100余万元为王朗等保护区周边群众发放“禁牧”补贴,确保野生动植物生境及栖息地安全。

  “可以说,多样化的保护,换来的不仅仅是一组组令人感到可喜的数据,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群众自发参与到保护野生大熊猫的行动中来,让平武这块‘天下大熊猫第一县’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环境越来越好。”平武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