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7日电 (智宏伟 谭燕)当前,绵阳高新区正营造人才发展的最优生态,为奋战“十四五”挺进三十强,加快建设全国一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努力争当新时代国家高新区建设发展新标杆,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坚持党管人才 凝聚招才引智合力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部署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由区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区党工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聚焦重大人才政策制定、重点人才项目实施、重要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生态打造,进一步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6月11日,“智慧绵州 筑梦高新”绵阳高新区2022年首场赴外“招才引智”活动在成都启动。高新人才新政也在活动现场同时发布。该政策单项奖励多达200万元,是绵阳高新区历年来含金量最高、力度最大、诚意最足的人才政策,在辖区企业中引起广泛好评。
“绵阳高新区人才十条政策针对性很强,特别在吸引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才方面,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政策便利,也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子九所组织人事处处长张建伟连声夸赞。
绵阳高新区把党管人才具体落实到爱才、聚才、兴才上,先后出台《绵阳高新区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西部一流高科技园区实施办法》《绵阳高新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法》《绵阳高新区人才公寓管理办法》《绵阳高新区支持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等一揽子人才政策措施,瞄准顶尖人才关键少数、紧盯领军人才示范引领、打造青年人才生力军,具有“高新”特色的人才发展雁阵格局不断完善。
大局谋定,落子有声。全区人才队伍规模素质持续提升,全区常住人口36万人,人才总量达13.6万人。其中,国省重点人才工程专家20余人、本硕博人才3.5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3.3万人、技能人才8.7万人,人才密度位居全市第一、厚度居全市前列。
搭建多维平台 推进产才深度融合
今年,由绵阳高新区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绵阳)技术融合专项赛已正式启动。
在前期走访中,区科技统计局协同专家组精准对接辖区138家企业进行需求挖掘,收到有效需求102项,涉及招院引所、技术需求、成果转化、仪器共享、资金需求、创新平台需求、人才需求、科技咨询等多个方面。
“目前辖区四川恒匀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凯路威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经纬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经获得技术解决方案。”区科技统计局工作人员表示,经过连续六届赛事的举办,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供需交流平台,极大地推动了重大科技成果更快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短短几年间,通过中国创新挑战赛的常态化举办,绵阳高新区累计发布企业技术需求440余项,征集到解决方案916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达43.4%,促成辖区内87家企业、单位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开展技术合作,落户“揭榜挂帅”团队13个,对接专家及团队55个,达成合作项目31个,签约金额近2000万元。
事实上,中国创新挑战赛只是全区人才多维平台建设的一个缩影。在引导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加速聚集的过程中,绵阳高新区习惯于“多条腿走路”。
成功建成全省首批院士(专家)产业园,成立四川省特聘专家服务工作站,在站专家达50名。
依托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先后建成各类创新研发平台64个,其中省级及以上38家,形成了由开发区、产业园、创新研发平台协调搭配的多层次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在推动校企协同育才方面,绵阳高新区设立西南片区地级市唯一一家国家级区域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培育博士后研究人员18人。
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加快推进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共建高新区产业学院,构建“定制培养+集中训练+顶岗实习+人才输出”人才生态链。
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工作全面结合,2020年以来,累计为区内300余家重点企业引进本硕博人才2000余人,重点人才项目团队33个、技能人才5000余人。
在这条多维人才竞速的“赛道”上,绵阳高新区一直走在全市前列。
创优人才环境 打造最优生态圈
住在人才公寓,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绵阳高新区九洲又一城人才公寓,配备了家电家具及全套床上用品,拎包即可入驻。”区党群工作部工作人员谭燕表示,人才公寓就是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娘家”,不仅住得舒心,还能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目前,投资5亿元的947套新青年人才公寓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到2024年,全区将建成人才公寓3000套,充分满足各类高端人才的“安居”需求。
像这样以贴心服务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的措施,绵阳高新区还有很多。
启动基础教育提质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4亿元用于改善辖区内学校软硬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火炬实验小学获评首批“绵阳市十大名校”,满足了高层次人才对子女接受高水平教学的迫切需求。
建立全区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体系,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等方式,提供订单式、专员式、保姆式服务。
计划首批发出100张“高新英才卡”,享受安居、子女教育、配偶就业、医疗、金融扶持、个税奖补等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
此外,绵阳高新区还将重点在产城融合发展上持续发力。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统筹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推动草溪河、安昌河、城市绿道、街头公园、商业综合体项目等有机结合,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选择来高新区创新创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