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邛崃市:传承非遗文化 助推“瓷胎竹编”技艺走向海外
2022年07月13日 16:2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3日电 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助力邛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建设,近日,致公党成都市委会党员、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胡艳带领西南民族大学喀麦隆留学生Pascal Axyan(中文名:奕晓龙)等一行人员到成都邛崃市平乐古镇开展“文旅融合背景下推进非遗品牌塑造的对策研究”调研,实地了解“瓷胎竹编”传承和发展情况,拍摄非遗宣传短片。

活动现场。邛崃市委统战部 供图
活动现场。邛崃市委统战部 供图

  拍摄过程中,奕晓龙对“瓷胎竹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瓷胎竹编”省级传承人游伟拜师学艺,学习制作技艺,体验竹编制作流程等,并将游伟大师的产品通过视频分享给在喀麦隆的亲人,表示后续将把“瓷胎竹编”产品向喀麦隆进行推广销售。游伟详细介绍了“瓷胎竹编”的历史源流、生产流程、分类及传承意义等,游伟表示:“此项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清代中叶,当时主要用做贡品。由于世道艰辛,技艺几经绝传,五十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生产。‘瓷胎竹编’产品是以精细见长的独特技艺,具有‘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图’等特点。”

  邛崃市文化馆非遗办负责人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要注重其经济价值外,更要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特别是技艺人艺术的延续性。”

  邛崃市文化馆馆长介绍说,“瓷胎竹编”产品以其纪念性、地方性成为中外宾客优选的旅游纪念品,充分体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感,2008年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通过此次调研和宣传短片的拍摄,更好地向海内外友人展示中华“工匠”精神,提升了非遗技艺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