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资阳民警烈日下找遍3座山 为受害者“挽回”20万“血汗钱”
2022年08月17日 10:5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7日电(吴平华 刘云涛 雷洪)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中,资阳市、雁江区两级公安机关成功阻止一起针对农村妇女的电信诈骗。8月16日10时50分,资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预警指令,老君镇万年村村民尹某正遭遇电信诈骗。反诈民警无法电话劝阻的情况下,指令雁江区分局老君派出所民警紧急寻人。当老君派出所民警通过被害者丈夫了解到,银行卡内存有全家多年务农积攒的20余万“血汗钱”,便紧急求助周边派出所增援,迅速组成了30人的搜寻队伍,找遍全镇无果后,又顶着42度的酷暑进山寻人,最终在一块玉米地找到了正在和诈骗嫌疑人通话的尹某,万幸她时还未转出钱款。尹某被“洗脑”太深,见到民警的第一反应居然以为因自己还未转款,派出所就来抓她了。

  反诈中心民警电话劝阻受害者占线其丈夫将真民警当骗子

  8月16日10时50分,资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预警指令,老君镇村民尹某正遭遇电信诈骗。反诈民警立即打电话劝阻,发现其手机一直占线,民警敏锐地认识到,受害者随时可能向犯罪嫌疑人转账。遂联系其夫刘某,“我告诉他这里是资阳反诈中心”没想到反诈民警被其夫刘某当成了骗子。丈夫刘某告诉反诈中心民警:“你骗不到我,我下了国家反诈APP的,骗子都是这个套路。”反诈民警杨博说,当时他哭笑不得,情急之下,只好跑步到110指挥中心,用110座机给刘某打去电话才让他相信。从警方录音得知刘某和家人都没有与妻子在一起,但估计她还在老君镇附近,民警告知其快点找到妻子,最关键的是阻止其转账。

  一场争分夺秒的“赛跑” 民警翻遍了全镇

  由于了解到受害者掌握着全家多年务农务工的20多万“血汗钱”,且受害者电话不接,人不知道去向,资阳雁江警方只能分头寻找逐一排除可能性,力争在其转款前尽快找到受害者。老君派出所所长罗军集中全所警力,并向周边派出所请求增援,30余名民辅警分成6个小组分头开展寻找。他们找遍老君场镇上的所有旅馆和受害者平时可能去的20多个地点,都没有结果。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受害者短时间内被找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所长罗军带着受害者家属赶往镇内的银行网点,并在路上请求市反诈中心的协助。经市、区两级公安机关紧急协调,成功将尹某名下15万余元的银行卡临时挂失5天,但尹某还有一张有存款5万余元的银行卡无法挂失,阻止这场骗局的形势依然紧迫。

  28名民辅警冒高温进山寻人 只为早一分钟找到她

  “老君镇本身不大,第一轮拉网排查基本上排除了她在场镇的可能性,我们判断其家周边多山,而且她有进山劳作的经验,没有交通工具的她,很有可能在诈骗嫌疑人的诱导下徒步进山,避开亲友和警方。”

  确定这个思路之后,老君派出所除留下部分民警在场镇继续走访外,其余警力以受害者家为中心对周边3座山丘进行拉网式搜索。一个小时后,在其母亲的引领下,终于在某山地中的一块玉米田内,找到了还在和诈骗嫌疑人通话的尹某。而为了保持通话,诈骗嫌疑人不仅要求受害者在当地发出42度高温橙色预警之际,不挂断电话、携带充电宝,只身一人进山以避开家人和警方,方便其不断“洗脑”诱导受害者转出巨额存款。

  从执法记录仪视频中看到,民警在一片枯黄的玉米地里找到受害者,受害者发现穿着警服的民警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人都懵了,她告诉民警,我还以为转账没成功,你们是来抓我的。

  而民警的第一句话就是“钱没有转嘛,没有转就好。”民警说,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没有被骗,一旦转出账户了再想找回来就难了。

  得知钱还安全在账户内,冒着42度高温紧急寻人数小时的民警才发现全身已被汗水湿透,拿起蒲扇给自己降温。带其回到家中后,民警再次给尹某宣讲了相关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尹某告诉民警其实之前下载过国家反诈APP随后又卸载了,这才给了诈骗嫌疑人可乘之机。

  民警提醒,遇到冒充公检法办案人员的电话,要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核实情况,多和家人商量,不要轻信任何要求转款到安全账户或透露账户名和密码的“电话指令”。(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