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宜宾珙县:强制度 优服务 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
2022年08月23日 10:3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3日电(吴平华 廖珈)自实施医保脱贫攻坚政策以来,珙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坚持医保制度普惠性保障功能的同时,通过优化调整医保扶贫政策,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增强对困难群众基础性、兜底性保障,不断提升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正在服务。廖珈 摄
正在服务。廖珈 摄

  在具体措施上,珙县统筹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个人缴费部分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在实施公平普惠的医保保障政策基础上,逐步提高大病保障水平,继续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实施倾斜支付,进一步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合理控制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比例。同时,严格按照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管理制度要求落实决策权限,将现有的其他形式制度安排逐步清理过渡到基本制度框架内,同中央、省、市政策衔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区政策统一、待遇普惠。

  “在对脱贫人口医疗待遇保障政策上,我们进行了优化调整。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不设救助起付线;对特困人员给予100%全额资助,对低保对象按70%进行救助;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按65%进行救助;对已稳定脱贫人口,执行资助参保渐退政策,按照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的75%、50%、25%进行资助。在优化调整医疗救助资助参保政策的同时,我局还将严格按照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管理制度要求落实决策权限,不自行设立超出基本制度框架范围的其他医疗保障制度,不在基本制度框架外设新制度,确保政策有效衔接、待遇平稳过渡、制度可持续。”珙县医保中心主任李斌谈道。

  在优化调整医疗救助资助参保政策的同时,珙县还将稳步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和依申请救助机制。依托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平台,做好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监测,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监测机制,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实施动态监测、主动发现、信息共享、精准帮扶;与民政、乡村振兴部门形成有效联动,做好数据共享,同时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减贫机制,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发展,不断壮大慈善救助,形成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有益补充。

  “为着力解决农村地区群众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不断增强农村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县医保局将按照‘补短板、抓提升、强管理’总体思路,以‘保基本、兜底线’原则综合施措合理降低农民看病就医成本;解决‘医保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加强农村地区医保经办能力建设,大力推进服务下沉、推动在乡镇设立医保服务窗口,全面实施医保服务网格化服务管理;补齐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短板,执行参保地同等待遇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诊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提供优质医疗保障服务,多措并举、双管齐下,以实际行动为全县乡村战略实施推进注入‘医保’力量。”珙县医保中心主任李斌表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