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隆昌:疫情防控线上“一抹蓝” 严防严守履职显担当
2022年09月17日 16:1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配合核酸信息录入。隆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配合核酸信息录入。隆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7日电(王爵)近日,隆昌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市疫情防控战线上,除了有义无反顾的“大白”,还有这样的“一抹蓝”,他们在核酸采样现场、在疫情防控卡点、应急物资保障……一个个蓝色的身影默默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全力配合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拉起疫情防控的“警戒线”。

搬运物资。隆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搬运物资。隆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争分夺秒保障物资到位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作为老同志,刘坤友带领救灾保障股人员化身搬运工,向相关部门、镇(街道)调拨帐篷、折叠床、棉被等应急物资,累了就靠墙眯一会儿后又接着搬,及时保障基层一线疫情防控卡点和防控值班。刘坤友说:“疫情防控是对我们工作的考验,越是在疫情危急时刻,越要挺身而出,无论清晨、正午还是夜里,关键时期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往哪里搬,我们辛苦点儿没啥,一定要保障一线人员御寒物资到位,这是我作为党员的使命,也是我们应急人的使命。”

靠墙休息。隆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靠墙休息。隆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坚守卡口,宽慰温暖人心

  根据社区防疫安排,志愿者们纷纷下沉一线,分散在各个楼栋卡点进行24小时防疫值班,对进入楼栋人员,登记信息,严查口罩佩戴、测体温、查看健康码、核酸检测信息等,严防死守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卡。“根据防疫政策,我们每户每天是可以一个人出去采买物资的,为什么不给放行,难道让我们喝西北风吗?”志愿服务中时常遇到群众情绪激动、抱怨、不理解不配合等情况。危化监管股熊剑锐说:“作为卫星花园B区疫情防控的指挥长,面临小区人员结构复杂,我们要不厌其烦地为群众解释最新的防疫政策,及时记录反馈居民需求、耐心解答群众疑惑,哪怕有时候喉咙已痛得不太说得出话来,我们都要竭尽全力做好群众工作。”救援保障股熊伟说:“作为嘉禾宽庭6栋楼长,每天的工作就是组织核酸检测、人员摸排、统计居民需求,劝阻居民不聚集、不扎堆等工作,在摸排中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和困难诉求,掌握群众的生活情况和物资储备情况,力所能及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用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的真心,换来了大家的支持与理解。”

为居民分发菜包。隆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为居民分发菜包。隆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战“疫”线冲在前,变“大白”守家园

  “请小区的居民朋友,提前准备好健康码,有序下楼做核酸,注意保持一米间距。”清晨6点,政策法规股廖晓新就拿着喇叭在锦霞小区楼下,按楼栋喊居民下楼做核酸检测。封控期间,这些话她说了不下百遍。办公室工作员董心华,在接到社区电话通知,在观岭国际小区参加防疫工作。经过培训,她与医护人员结对,进行检测试管编码扫描、居民身份信息采集,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核酸采集工作。她骄傲地跟同事们分享道:“我全副武装变身大白啦,只要万众一心,战疫无懈怠,守护不停歇,这场战疫我们一定赢!”

帮助核酸检测数据录入。隆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帮助核酸检测数据录入。隆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请大家排好队,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健康码。”“请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保持1米距离。”在一处核酸采样点,隆昌市消防救援大队“蓝朋友”说得最多的两句话。“蓝朋友”与工作人员通力协作,组织群众有序进行排队开展核酸采样,时刻提醒市民做好安全防护,保持1米安全距离。

  严防严守履职显担当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隆昌市应急管理局坚持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两手抓”,采取“线上+线下”模式,督促企业既要保证生产安全,更要保证疫情防控安全。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安全生产“线上+线下”检查27家(次),对发现的各类安全生产隐患责令整改到位,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防线。严格落实领导在岗值班和24小时专人值守制度,时刻关注疫情防控、防汛抗旱、防震减灾等相关态势,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全力做好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搬运物资。隆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搬运物资。隆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疫情,让很多人投入到这场大考中。这一抹应急蓝充分发挥了“硬核”作用,“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党员们做到树党旗、戴臂章、做先锋;青年们做到强使命、勇担当、做示范;巾帼们做到讲爱心、讲奉献、做志愿。他们默默奉献,用责任和担当顶住疫情和酷热,他们迎难而上,用热心和温情守护城市的安宁。他们是平凡的应急人,用使命与担当筑牢疫情防控的应急“防线”。(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