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泸县:抓住“厕所革命”小切口 推动人居环境大改善
2022年11月14日 10:5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4日电 (刘璐 涂培杰)“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蚊虫变少了,家家户户从传统、简陋、脏乱差的旱厕,到如今干净、整洁、方便的卫生厕所,而且每家每户屋前屋后小花园、小菜园,乡下住起来很舒服。”提及“厕所革命”带来的变化,泸州市泸县立石镇玉龙村村民赵开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三格化粪池。涂培杰 摄
三格化粪池。涂培杰 摄

  农村厕所改造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泸县立石镇,干净、整洁、便捷的人居环境正在逐渐形成。

  同样,走进泸县立石镇渔塘村范家炳的家中,他家的三格化粪池正在如火如荼地修建中。范家炳说:“当时开会我一听改造化粪池,一格变三格,以后农村少蝇虫,就第一个申请了,改了过后确实夏天不像以前露天茅坑那么臭了,蚊子苍蝇也少了很多。等化粪池验收以后,我就把补贴报上去,抓紧把钱拿到手。”

  “目前,我们每一户申请改造的化粪池是三格式的,由盖板密封地,并配备排气孔。这种三格式化粪池,粪污从进粪管到达第一池,经过不少于20天的厌氧发酵分解分层后,流到第二池进行不少于10天深度厌氧发酵,进行杀虫杀卵,最后进入到第三池便可直接用于施肥,我们看到的基本就是清水了。”泸县立石镇渔塘村党总支书记李均介绍道。

  “厕所革命”需要群众主动参与。自“厕所革命”工作中开展以来,泸县立石镇从转变群众思想观念着手,在村民大会、院坝会等常规宣传基础上,以村干部、党员带头先行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厕所革命”,切实把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同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标准要求,按照“规划先行、分类实施、统筹推进、科学管理”的原则,将卫生改厕与人居环境整治、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做好验收工作,把好改厕数量关、质量关,顺利完成玉龙、下湾、普照、渔塘等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

  截至目前,泸县立石镇已投入厕改资金330万元,完成农村户厕改造2000余户,顺利完成了4个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并完成对大陆溪河干流500米、支流300米内的农户三格式化粪池改造。(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