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6日电 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版权局主办的2022成都版权行业交流会近日在成都举行。
据悉,本次交流会围绕“IP授权及转化”为主题展开,成都市版权协会、成都市动漫游戏协会、成都艾尔平方文化等近20家2022年成都优秀版权作品展参展单位相关负责人到场参与。活动搭建了版权产业沟通交流及合作新平台,进一步推动版权产业建圈强链延链补链,丰富资源要素、拓展发展空间。
在版权保护与创新创造领域,成都一直走在前列。作为全国首个创建版权示范的城市,成都不断推进创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

据统计,2021年成都文学、艺术、科学领域作品著作权登记21.3万件,同比增长43.09%。其中,作品著作权登记9.2万件,同比增长17.03%,位居全国前列,涉及文字、口述、音乐、美术、视听等多个类别。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达12.08万件,同比增长73.23%,位列全国第四。
与此同时,成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率日益凸显,成都动漫、游戏、设计及电子信息产业均具有较为发达的产业基础。在此背景之下,推动成都原创IP转化、融合,寻找IP转化衍生品(如玩具、手办等)的应用场景,进而构建全生命周期的长红产业链,将成为未来成都市版权工作的重中之重。
活动中,成都音像出版社、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西华大学相关负责人分别从版权IP产业链构建、文创版权保护新模式、版权推动IP转化及玩具产业发展等角度进行发言。
成都音像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原创IP向玩具、手办等衍生品转化过程中,需要构建一条从创意设计到IP运营、版权授权再到平面及工业设计、最终呈现为终端消费品的完整产业链,要围绕高科技、大创意、品牌力三大关键词发力。
成都市动漫游戏协会秘书长罗霄从创新创意与本土文化融合的角度切入,罗霄表示,成都拥有诸多文化载体,具有极大的挖掘潜力,公共文化资源的合理运用将是成都IP展现自我文化风采的重要路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