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自贡贡井:全面推进禁捕退捕工作
2022年11月23日 11:5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3日电(刘刚 王垚秋 孔云 )随着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政策全面启动,自贡市贡井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基调,严格执行天然水域法定“禁渔期”制度,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全力推进天然水域禁捕退捕和产业转型,实现了“禁得住、退得出、稳得住”的目标。

  打好“主动仗”,应退尽退

渔政巡护。朱真杰 供图
渔政巡护。朱真杰 供图

  “我自小就生活在河边,不满20岁就开始打渔。曾经也想过干点别的事情,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今年44岁的黄郭友,是贡井区艾叶镇六房村的一位老渔民。他说,由于村庄坐落在旭水河畔,这里大部分村民“靠河吃河”,祖祖辈辈多以打渔为生。自己打渔打了大半辈子,这么多年靠打渔维持生活,也十分辛苦。

  2019年底,一场“禁渔十年”的攻坚战在长江流域全面打响。心里早就有所准备的黄郭友终于决定自主创业,在菜市场做起了蔬菜批发生意。黄郭友表示,在禁捕初期,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但在执法人员的宣传引导下,他主动上缴了自己的渔船、渔具,相关部门又积极为他落实了退捕渔民补贴、过渡期生活补助和社保等相关政策,现在自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据介绍,要实现全面禁捕退捕,改变群众观念是关键。贡井区在各镇(街)、库区设立禁捕退捕宣传标语,充分利用电视、微信、“村村响”广播等渠道,打造“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宣传禁捕退捕的重大决策部署,营造人人支持禁捕退捕、全社会共同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

  2020年以来,为积极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贡井区千方百计帮助退捕渔民就业创业,让上岸渔民生活从船上的“摇摇晃晃”变成陆上的安安稳稳。截至目前,区内应享受社保补贴73名退捕渔民全部保障到位,区内需帮扶就业劳动年龄段退捕渔民58人已全部转产就业。同时,根据渔民意愿和自身条件,免费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岗位信息等服务,并优先推荐公益性岗位就业,确保渔民退捕后有保障、有事干、能增收。

  亮出“组合拳”,应禁必禁

收缴的捕鱼工具。朱真杰 供图
收缴的捕鱼工具。朱真杰 供图

  “贡井区天然水域面积较广,给渔政管理带来不小的困难。虽然渔船上岸拆解、渔民转行,但还是有少数人受利益的驱动进行非法捕捞。”据贡井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郑伟介绍,如不拿出“硬招实招”做好后续管理,之前的努力很可能付之东流。

  为此,贡井区创新渔政执法监管机制,将“十年禁捕”工作形成常态化监管机制,成立贡井区渔政巡护队伍,统筹整合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水务、交通、社会监督及相关镇(街)参与的执法力量,在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开展日常巡查、专项巡查、联合执法等禁捕退捕专项整治行动。

  截至目前,贡井区共出动执法车辆75车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5次,出动执法人员275人次,缴获非法渔具210套,没收渔获物14公斤,人性化劝离游钓人员180余人次;查处非法捕捞案市场48次,水产品经营单位、餐饮店269家。

  “为有效防范贡井区水域非法禁捕行为的发生,我们还增强无人机巡护的密度,通过‘技防+人防’的办法,对非法捕捞易发、高发水域实行重点布控,严厉打击偷捕行为,十年禁捕进入常态化监管。”贡井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利用大数据资源,在重点区域安装高清的红外线监控探头,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的方式,全方位、实时掌握重点区域的情况,确保禁捕工作取得实效。(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