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日电 “沟通是良好执行的必要因素。”“在行动前准确把握任务要求,知道做什么、怎么做,站位全局去思考。”……近日,一场以“执行力困境与突破”的专题讨论会在南充市西充县举行。

这场讨论发生在西充县人民检察院的“检·言微课堂”。讨论会中的发言人都是来自各部门30岁上下的年轻检察干警。这些打破常识的现象背后,是西充县人民检察院近年来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打破了论资排辈壁垒,将政治素质、工作实绩作为选人用人标准。
今年上半年,西充县人民检察院根据全院干警个人表现、性格特点、工作经历,提拔了一大批年轻干部任中层干部。经调整后,该院中层干部平均年龄34岁,最小的年仅26岁。西充县人民检察院成为整个南充检察系统中,干部队伍最年轻的检察院。

然而,“年轻”不是唯一的用人标准,更重要的是“人岗相适、有为有位”。如何培养更多的年轻人承担重要岗位职能?如何保证选用的年轻干部真正有为?据了解,西充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建设“青充”党建品牌,设计了全方位的青年人才培养方案,把政治素养摆在根本首位,以业务培养为核心,不断熏陶文化氛围,同时加强监督落实从严管党治检。
西充县人民检察院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全院一班人,以党的建设引领检察事业的健康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检察工作之中。
以党建为引领,今年上半年进入西充县人民检察院中层岗位的干部,平均成长期为3-4年,成长期虽然不长,但业务能力一样经过千锤百炼。该院建立起以老带新的业务导师制度、党员一帮一制度、定期轮岗或轮换办案组制度,积极组织青年干警参与重大案件办理、重大专项活动、重大课题调研,全院青年干警参与重案大案办理20余人次,办理的案件、发出的检察建议先后被评为省级典型案例、全国精品案例。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西充县人民检察院的“年轻人们”在实战实践实练中,迅速成长。
对这支年轻队伍来说,学无止境。西充县人民检察院充分利用各类资源营造浓厚的检察文化氛围。院史陈列室、办公大厅、楼道、走廊……检察官们在各个场所都可以学习党的光辉历史、检察知识。
在这种氛围中,西充县人民检察院建立更有针对性的“3+X”培育模式——“检·言微课堂”的课堂学、定期轮岗的轮岗学、出庭管家APP一系列平台的平台学等三大学习方式,加上灵活开展“X”特色活动,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近三年来,西充县人民检察院个人获省级荣誉9人次,市县级荣誉16人次。
实际工作中,风险总是和机遇共存,因此警示教育和监督必不可少。西充县人民检察院的这支队伍经受住了严格考验,连续17年零违纪,25人次先后获得了第六届四川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一等功、全国检察机关宣传先进个人等市级以上荣誉,展现出检察“铁军”风采。
成长没有终点。在愈发年轻的干警队伍引领下,西充县人民检察院还在全市率先建立《监检互派干部交流学习工作机制(试行)》。通过开展纪委监委与检察机关互派干部交流学习,进一步健全衔接顺畅的工作机制,强化监检联系,不断增进职能了解,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干警综合素质,推动案件办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