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邮储银行广安市分行:推动“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
2022年12月02日 19:1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日电 (杜成 郑巧)乡村振兴迫切需要金融助力,特别是信贷资金对“三农”的支持,需要农村信用体系的支撑。近年来,邮储银行广安市分行在“三农”领域持续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积极推进“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工作,提升农户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推动“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用金融“活水”润泽乡村振兴沃土,有效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邮储银行员工进村开展信用户评定工作。
邮储银行员工进村开展信用户评定工作。

  用“信用”换取“真金白银”

  在广安市大安镇回龙村,与很多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一样,白老板几年前回到家乡,投入200万元资金发展龙安柚、稻渔综合种养。

  据白老板介绍,为了保证柚子的品质,严格按照柚树的生长周期和技术规程,每年分春、夏、冬三季,实施修枝、刷白、除草、杀虫、施肥等精细化管理。但因为种植面积大,需要大量人工实施田间劳作,人工工资成为很大一笔开销,这也让他与邮储银行结下了不解之缘。

  邮储银行广安市分行客户经理在大安镇回龙村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时,了解到白老板的资金需求后,立即前往种植基地了解情况。凭借着良好的信用、稳定的经营状况,白老板通过移动展业顺利申请了线上小额贷款。在系统显示审批通过后,白老板立即用邮储银行手机银行支用了“小额极速贷”10万元,解决了日常资金周转的应急之需。

  “不要抵押物、不要担保人,也不需要准备一堆资料去银行办理贷款,只要提供一张身份证,银行工作人员现场采集信息,大数据自动评定信用等级,还能看到自己使用信用能贷多少钱,十分方便。”白老板说。

  据介绍,线上信用户贷款是邮储银行针对信用户推出的贷款,贷款金额最高20万元,一次授信3年循环支用,随借随还。客户经理只需携带一台平板电脑,即可上门为客户办理业务。客户经理通过平板电脑进行业务受理、调查,后台进行审批,审批后再通过平板电脑进行合同签署和贷款发放,全程最快仅需十分钟,不仅手续简便、效率高、放款快,客户体验也得到了大大提升。

  建“信用村”助推乡村振兴

  “不能待在‘家’里,等村民来,我们要主动上门,才能更精准地提供服务。”邮储银行广安市分行行长多次带领员工深入田间地头,与客户促膝交谈,深入了解和精准把握村民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需求等信息,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直以来,在农村搞种植养殖业,因周期长、投资成本高,资金短缺成为村民致富难以迈过的“门槛”。由于没有抵押物,担保人难找,融资问题一直困扰着乡亲们。

  作为“三农”金融服务的主力军,邮储银行广安市分行着力推进“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安排专人进村入户,以行政村为单位,现场开展信息采集和评级授信,实现线下信息采集实时上传,线上系统自动评分、分级和预授信,将信贷服务延伸到了农户家里和田间地头,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够获得便捷的贷款服务,有力解决了农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满足农户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

  今年以来,该行已走访信用村近1100个,线上信用户贷款本年放款超6900万元,净增5800余万元。

 邮储银行广安分行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
邮储银行广安分行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

  大安镇司马村党支部白书记对邮储银行“信用村”建设很是赞许:“柠檬和蜂糖李种植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规模效应日益凸显,老百姓的腰包变鼓了,脸上的笑容变多了。村里的风气也特别好,邻里非常团结,大家都在全力维护‘信用村’这块牌子。”

  邮储银行广安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行“信用村”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效破解了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形成了“银行敢贷、农户好贷”的良好金融生态。“我们将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

  截至今年10月末,邮储银行广安市分行共建设信用村1703个,评定信用户33636户,累计对1344户投放贷款2077笔、金额7730.82万元,结余1063户、1491笔,金额6267.8万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