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6日电 (曾跃翔)“去年发洪水,这个大堰就冲坏了,没有办法打田栽秧,就没办法生活。后来村上给我们发了大豆、辣椒、黄瓜、玉米种子还有一些土豆种,让我们暂时种植这些旱地作物,确保不误农时。”德阳市旌阳区新中镇桂花村村民支运林讲述着过去一年多桂花村1组的农业生产状况。

支运林所说的被损毁的大堰是位于旌阳区新中镇桂花村的支家大堰。这条大堰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宽27米,深4米,由石头堆砌而成,能灌溉桂花村1组农田80余亩。2021年7月突发的洪灾冲毁了堰埂,导致河道堵塞,河床荆棘丛生,既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也导致当地农田无法正常灌溉。

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桂花村村“两委”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积极主动争取支持。在相关部门帮助下,提交旌阳区乡村振兴局完成衔接资金进行修护。经村民代表会议确定,该项目由桂花村集体经济组织劳务合作社负责实施。
经过多方努力,桂花村支家大堰修复工程于2022年6月开工,经过河床清淤、修复混凝土挡墙、砌筑堡坎、修缮两侧放水洞、水沟,整治泄洪道等步骤,工程最终于今年7月10日完工。
支家大堰的修复,打通了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新中镇桂花村党总支书记张之莲介绍说,下一步,桂花村将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尽快完成田地平整化,达到宜机化作业标准,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