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奋战保供季 踏雪巡气井
2022年12月06日 19:2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踏雪巡井路。蒙娅 摄
踏雪巡井路。蒙娅 摄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6日电(刘梅 蒙娅 周际春)寒风呼啸着刮过山头,连绵起伏的群山一夜白头。12月2日一大早,张晓东缓缓推开白雪覆盖的井站大门。今冬最强寒潮袭击四川盆地,川北广元地区迎来首场大雪。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新观首站中心站副站长范武君和井口巡护员张晓东、庞通和蒙娅四人收拾好工具,便一头扎进风雪中,前往3公里外的龙10井完成开井作业——这是他们当天的重要工作。

井站巡查。蒙娅 摄
井站巡查。蒙娅 摄

  冷风夹着冰雨扑面而至,庞通打了个寒颤。“下雪天这个风,真是刺骨冷,还好有这个护耳朵的毛绒安全帽,厚实!”他迅速伸出冻红双手,略显笨拙的手指捋了捋防寒帽檐。

  九龙山,海拔1100米,处于北方寒潮南下四川盆地的风口。冬春季节寒风凛冽,呼啸不绝,当地人称“寡母子风”,形容其冷得瘆人。

风雪路上排除树干路障。蒙娅 摄
风雪路上排除树干路障。蒙娅 摄

  山路蜿蜒,银装素裹,两旁茂密的枝桠被沉甸甸的积雪压弯了腰。两米多宽的路变成羊肠小道。“冰雪路不好走,大伙儿踩着我脚印走。”范武君提醒说。

  翻过山坡,一棵粗壮树干被大雪压断,横在路中。“背包里工具备齐了没?”话音未落,四人已手拿镰刀、锯子开始扒拉树干。

清除仪表柜上的积雪。庞通 摄
清除仪表柜上的积雪。庞通 摄

  正在这时,去赶场的老乡围了过来。“来,多几个人,力气足!”老乡笑呵呵说道。

  “大伙儿都搭把手,听号子,一起发力。”只见范武军两手戴上手套,双脚一跃,一把拽着树干。庞通拿上锯子,展开手臂,木屑飞舞,树干很快被整齐截下。

  前方的路,终于恢复通行。雪花飞舞,不远处,井站黄红相间的围栏依稀可见。龙10井是间隙生产井,必须靠员工每天定时开关井。四人走进井场,各司其职干起活儿来……

冒着风雪作业。蒙娅 摄
冒着风雪作业。蒙娅 摄

  仪表箱积雪覆盖,已看不清工艺参数。蒙娅顾不及此时寒冷,伸出红肿的手,拂过面板上积雪。“井安系统运行一切正常。”

  井口、火炬、放空阀、排污阀,庞通一边清理积雪,一边手脚利落地“体检”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油套压正常、工艺流程完好……”

  张晓东手扶扶梯,稳稳站上井口操作台。“呲呲……”悦耳气流声响起,阀门缓缓开启,压力表指针开始有力颤动。

完成开井作业。蒙娅 摄
完成开井作业。蒙娅 摄

  入冬以来,川西北地区燃气需求陡增。气矿加大老井产能维护和措施井挖潜力度,强化龙10井等近百口间歇气井“一井一策”管理,“颗粒归仓”气井产能,确保采暖季燃气供应不断档。截至目前,增产天然气6400万立方米,为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一鼓作“气”再添“马力”。

  “每天8小时,可多采3万立方米燃气。满足一个小县城燃气需求。”张晓东自豪地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