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3日电 (杨勇)12日,德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并解读《关于协同推进优化成德眉资区域营商环境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据悉,《决定》重点围绕共建区域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3个方面规定了21项具体协同举措,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是实施四川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牵引性工程。2020年以来,成德眉资四市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四川省委关于深化跨区域共同立法工作、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部署要求,密切交流、深化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区域协同立法中的重大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果。
2021年12月,四市人大常委会同步出台《关于加强区域协同立法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更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未来在目标原则、平台建设、重点领域、规划计划、项目推进、法规实施、能力提升七个方面深化协同,明确空间治理、现代产业体系、优质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成德眉资市场、都市圈治理“五个一体化”协同立法重点领域,以更高效力的协作机制、更高层级的协作平台,为共同提升区域立法水平、推动同城化再上新台阶筑牢了法治基石,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首创经验。
今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四市人大商定,以“五个一体化”中的“市场一体化”为切入点,确定“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作为协同立法的年度项目,积极推动营商环境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区域竞争的新优势,实现从生态环保领域拓展到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首次探索。
“以《协同立法决定》为行动路线,我们将进一步密切与成都、眉山、资阳三市人大的立法协作,在协同机制、领域、模式方面持续用力,以务实管用有效的区域协同立法为同城化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德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双全说。
据了解,《决定》分为六部分,在明确目标要求、工作原则和组织保障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共建区域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3个方面规定了21项具体协同措施。
“21项措施覆盖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所有市场主体类型,贯穿市场主体准入、登记、经营、迁移、退出全生命周期,切实回应市场主体在产权保护、生产要素保障、市场公平竞争、政务办事便捷、政务数据共享、政企沟通畅通、政策透明稳定、司法服务高效、监管科学规范等方面的突出需求。”德阳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龙维斌说。
不仅如此,《决定》还创造性采用了“决定先行+条例跟进”的模式,即今年内同步出台文本一致的重大事项决定,对成德眉资区域营商环境建设有关重大事项作出共同承诺;再各自出台条例,对承诺的措施作进一步细化。
“这种协同模式,更加灵活地运用重大事项决定和地方立法权,充分把握《决定》共性和《条例》个性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协同立法求取最大公约数,有别于国内现有的协同立法模式,提供了成都都市圈的实践样本。”龙维斌表示,下一步,将在《德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一审稿的基础上开展更为充分的调研论证、意见征求和修改完善,加快推进条例高质量出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