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3日电 (赵正群)泸州市古蔺县2020年至2022年,共推送33名贫困家庭学生入学就读公益项目“李锦记希望厨师”和“中国烹协——金龙鱼烹饪班”。帮助贫困学子共圆“就学梦”,为偏远山区贫困家庭减轻供子女上学的负担,为贫困家庭孩子铺垫走出大山、学一门技能、改变家庭面貌的发展道路。古蔺县侨联侨办公益助学成效明显,经验丰富。

自2020年起,四川省侨联侨办为泸州市分配有公益项目招生名额以来,古蔺县积极主动落实招生工作。
落实专人负责工作。每年公益招生项目工作启动,就抽调侨办工作人员集中精力专门落实工作任务。
对标寻找招生对象。侨办工作人员严格对照公益项目招生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宣传发动、摸底排查、筛选意向人员、入村入户走访、调查核实情况等相关程序,实地考察,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认真核实审查意向学生的思想品格、文化功底、五官形象、语言表达、应急反应等综合能力和素质。
规范整理推送资料。通过侨办工作人员,深入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和贫困孩子家中,逐户调查核实情况。现场查看家庭成员因病、因灾等实际状况,根据实际情况编撰家庭困难情况调查材料,拍摄家庭困难实景图片,指导孩子填写报名表、撰写“我的志向”或“梦想与责任”、编写个人简介,协调乡镇(街道)为意向学生查验贫困情况,出具贫困证明等,并规范收集、整理学生家庭户口簿、本人身份证、学业毕业证、社保卡等复印件资料归档上报。确保各类资料高标准高质量报送上级部门。
精心指导学生面试。为确保入围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侨办工作人员专门为孩子做了语言表达、仪表着装、形象展现等相关面试的训练和指导,针对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平时采取微信视频、电话询问等形式,实行点对点、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进行普通话、表情、站姿、气质、神态等综合技能训炼。在面试前夕,组织召开参加面试人员的集训会议,通过集中交流、自我介绍等互通情况的形式,提高孩子们的面试应对能力,确保推选面试人员获取优异成绩。同时,为确保孩子安全,为孩子做好面试后勤工作,每年由侨办工作人员专程陪同护送孩子们前往指定地点参加笔试和面试。
广泛覆盖乡镇(街道)。近落实公益项目招生工作3年时间,推送被录取的33名贫困家庭学生,分别来自于全县23个乡镇(街道)中的16个乡镇(街道)24个村。
跟踪掌握学生表现。侨办工作人员长期与公益项目学生就读学校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掌握所推送学生每一个人的学习生活情况,必要时给予学生加油鼓劲,努力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适时与孩子们沟通交流,用心关爱,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们做朋友、做家人,让孩子们尤其是几名孩儿体会到家人的温暖和关怀,更加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2020年推送就读学生胡金前,荣获9个奖项,转入续读班继续就读获取大专学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