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6日电 (唐倩)16日,2022年成都方志馆分馆暨微方志馆授牌仪式在成都市双流区史志馆举行。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台史馆等四家单位被授牌成为成都方志馆分馆,高新区陆肖社区等58个社区被授牌建立微方志馆。

授牌仪式上,成都市地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马海军表示,建设方志馆是地方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抓手。方志馆本身也是地方志系统坚持“修志为用”,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形成良性互动的重要渠道,是发展天府文化、服务社会大众方志文化需求的重要平台。方志馆分馆和微方志馆是方志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方志馆面向社会、深入基层的延伸和拓展。构建以成都方志馆、成都方志馆分馆、微方志馆为主体框架的全市方志馆服务体系,对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近年来,成都市地志办度重视方志馆体系建设。自2017年成都方志馆建成开馆以来,多次进行升级改造,并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2020年,成都方志馆被列入“成都市第一批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2021年,被命名为“成都市市级爱国教育基地”。今年11月又获批“成都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成都方志馆最近的一次改陈工作,已于今年10月启动,2023年1月将正式对外开放。此外,从2020年开始,成都市地志办正式启动方志馆分馆及微方志馆建设工作,并不断推进相关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于今年9月出台了《成都方志馆分馆及微方志馆暂行管理办法》。加上新授牌的单位,目前,成都已经建成成都方志馆分馆8家、微方志馆113家,方志馆集群初具规模,方志馆体系初步形成。
活动当天,还启动了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40周年主题巡展。据介绍,从1982年成立至今,40年来,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成都市地方志工作者守正创新、砥砺前行,全体方志人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以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担当,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形成了十业并举、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编纂了一大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志鉴成果;始终致力于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形成了文字、影像、连环画等不同形式的地情读物,成功创建成都微方志馆等地情宣介平台,把埋藏于古籍中的、凝固于文物上的、嵌植于街巷里的方志资源不断挖掘出来,用好用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展览将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线上展将在“成都市情网”设置专栏,线下展则将分别走进双流史志馆、成都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采用展板的形式,多角度展示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4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