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省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薛新:用人民警察的“藏蓝”点亮高原多彩的世界
2023年01月10日 10:5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0日电 2021年,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三个融入”,选派3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甘孜州白玉县赠科乡驻村帮扶,四川省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团委书记薛新主动请缨,成为定点帮扶工作队的一员。

  自2021年8月担任赠科乡上比沙村第一书记以来,薛新针对村党支部活动阵地发展不健全、农村党员素质需要提升等现状,第一时间对接四川省戒毒管理局,帮助上比沙村党支部与局机关党委结对共建。此后每年,局机关党委在上比沙村蹲点工作至少5天,与村干部、党员一道学习宣传党的政策,深化党支部建设,交流党建工作方法,助力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图为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与白玉县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四川省戒毒管理局 供图
图为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与白玉县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四川省戒毒管理局 供图

  薛新还围绕“党建工作联动、干部队伍联助、乡级事务联促”的工作思路,主动对接省眉山强戒所、省新华强戒所、省资阳强戒所、省女子强戒所,分别与白玉县赠科乡、河坡镇、热加乡、登龙乡召开联席会,签订共建协议,结成“党建+法治”共建对子。积极协助结对共建单位,帮助乡镇健全规范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加强党支部阵地建设、参与谋划基层党建工作,并通过讲授主题党课、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消防演练等方式,丰富支部党建活动内容。同时,借助戒毒系统资源优势,覆盖结对乡、镇、村,经常性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宣讲和禁毒防艾知识宣传,助力地方社会治理。

  白玉县赠科乡被誉为“白玉粮仓”,而上比沙村更是幅员辽阔、土地肥沃。薛新盯准这一地域优势,积极向白玉县委、县政府汇报,成功将上比沙村确立为白玉县青稞种子繁育基地,在司法厅、省戒毒管理局的支持下,组织发放15吨优质青稞种子和8吨复合肥、捐赠1台青稞收割机,并协调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在年底对青稞种子进行收购。

  为确保青稞产量,薛新又协调白玉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县农发公司,在播种时期引入青稞播种机,帮助村民进行机械化青稞播种;邀请农牧局农技专家在青稞选种、播种、施肥、灌溉以及田间管理等环节,到村开展现场指导,全过程保障青稞丰产丰收。在薛新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的青稞灌浆充足、籽粒饱满、多项指标好于往年,亩产370斤,较往年相比有大幅提升。

图为薛新与村民交流谈心。四川省戒毒管理局 供图
图为薛新与村民交流谈心。四川省戒毒管理局 供图

  在上比沙村,有一位76岁高龄的“三老干部”友西,她儿子因病去世,儿媳改嫁,留下两个孩子,都是她亲力亲为照顾。老人愁的是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了解到老人情况后,薛新立即制定“一户一策”方案,积极向省戒毒管理局进行汇报。局党委高度重视,经过研判,决定由省雅安强戒所对友西老人的孙子开展长期教育帮扶,对孙子泽仁拥措、孙女泽仁旦珠每月生活费给予资助,直至完成学业。

  “面对残疾村民的诉求,薛书记带领村民跑医院、残联,帮忙办理二级残疾证;对于优秀学生、贫困学生家庭,薛书记组织开展慰问,鼓励他们树立求学的信心。”当地群众说,短短一年多,这位从戒毒系统远道而来的“阿哥”,变成了面带“高原红”的当地干部,也为他们用心、用力、用情办好了每一项民生实事。

  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幸福乡村、文明乡村建设,薛新邀请省内江强戒所到村开展“除陋习·尚科学·树新风”评选活动,为村民发放流动红旗。邀请广安强戒所到村开展因重大疾病特别困难家庭帮扶活动,帮助他们消除返贫风险。邀请女子强戒所到村开展妇女健康知识讲座并发放卫生物品,帮助她们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邀请省成都二戒所和省成都康复戒毒所到村开展义诊到家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就医难题。此外,薛新还充分发挥戒毒系统优势,邀请各戒毒单位到村开展精神宣讲、送法进乡村、修建法治长廊、精准医疗帮扶系列等工作,让广大村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助推形成乡村文明新风尚,构建文明新生活。

  据了解,2021年以来,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携手各方力量,在组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民生等多方面领域,投入帮扶资金300余万元,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如今,上比沙村道路净了、房前屋后美了。“未来,自己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强化‘党员、公务员、人民警察’三种身份,用行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薛新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