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0日电 (刘刚 潘虹 王丽)“以前审核材料‘跑断腿’,现在在‘家门口’就把问题解决了!”近日,因困扰已久的消防验收问题得以解决,雅安市石棉县集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据介绍,此前,该公司负责人在得知石棉县纪委监委设立了“营商环境监督小站”后,立即向“监督小站”反映了公司消防验收工作久拖不决、迟迟未能通过的困难。收到问题反映后,石棉县纪委监委迅速协调园区管委会、县住建局等部门,共同前往该公司实地了解问题、查找“病因”,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通过集体“把脉问诊”,精准制定解决方案,“开方抓药”确保“药到病除”。
2022年以来,按照雅安市委“转作风、树新风、作表率、抓落实”专项行动安排部署,石棉县纪委监委针对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过程中发现的“政商审批对接难”“诉求渠道堵塞”等“痛点”和“堵点”,探索设立“营商环境监督小站”,将接访点布置到企业“家门口”,让企业“足不出户”便能反映问题,推动形成“企业有诉求、员工有反映、诉求有回应、整改有行动”的营商环境监督格局。独立的办公场所、稳定的人员队伍、健全的工作制度……“监督小站”的设立,让纪检监察干部在一线倾听到更多来自企业的真实声音,也为后续更好地服务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在大量企业集中的园区内设立‘监督小站’,用纪检监察的‘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的‘软实力’,真心实意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石棉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纪检监察机关采取“1套监督人马+2种监督模式+2项监督重点”的“1+2+2”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机制。通过定期在“监督小站”坐班接访和深入企业“做家访”的方式,一方面紧盯政令畅通,收集了解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向责任部门“派单”倒逼责任落实;另一方面深化源头治理,开展“五个一批”专项行动,严肃查处职能部门破坏营商环境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据了解,要精准掌握企业难题,除了改善“硬条件”外,还要营造“软环境”。石棉县纪委监委采用大数据手段助力精准监督,开通“智慧式”监督服务,“线上+线下”双轮驱动,依托“石棉融媒”APP设立“棉城廉语”平台,集“廉政咨询”“一键举报”“棉城清风”“曝光台”为一体,由县纪委监委“全过程”参与企业反映问题的“收集—分析—处置—反馈”各个环节,将日常监督延伸到企业和群众“触手可及”的地方。
据悉,自线上平台运行以来,石棉县纪委监委共受理企业反映事项和投诉问题13个,帮助企业解决各类生产经营难题12个,办结率92.3%,办结回访满意率10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