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5日电 (杨茂 蒋玉明)车来车往,机器轰鸣……近日,中江县东北镇牟公村猕猴桃产业园以工代赈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建设中。该项目总投资42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改扩建田间产业道路3.3公里、整理渠道4.6千米、建设山坪塘2口、新建蓄水池2口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
项目有力推进的背后,是东北镇纪委的监督护航。为全力保障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东北镇纪委下沉一线对项目建设进行靠前监督,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确保项目廉洁高效。
“大爷你好,请问你是这个社的村民吗?你们村召开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大会你去参加没有?你对这个项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不久前,东北镇纪检监察干部到牟公村猕猴桃产业园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施工现场督查工程进度时,向一位在现场闲逛的吕大爷问道。
“村上开会我去听了,政府对我们老百姓很是关心,我们社员都很高兴,也没有什么意见,就是今天看他们挖堰塘是本地人在做,也没有技术员在场,我个人有点担心……”吕大爷说道。
旁边的镇纪委书记曾光辉听到后,便在笔记本上认真记下,随后摸出手机打电话向村支部书记询问施工技术员和质量监督员等有关情况,确认基本情况后,便决定立即去村办公室项目部检查工作。
在牟公村以工代赈项目办公室,镇纪委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场询问,了解到该项目理事会和下设六个专项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存在职责不清、业务不熟的问题。
“项目下达后,有效实施十分关键。我们在走访和检查中发现,牟公村猕猴桃产业园以工代赈项目存在人员配备不到位和专业不强等问题,必须落实整改。”曾光辉现场对问题提出整改要求,要求各单位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协调配合,严格规范工作程序,严把工程质量关、安全关,确保按时高效抓项目,保质保量搞建设。
抓项目质效就是抓发展。中江县纪委监委聚焦项目落地、政策落实、损害亲清政商关系等突出问题,以点带面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千人走千企”活动,着力发现并推动解决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纠治在重大项目建设中惠民惠企政策不落实、公职人员“吃拿卡要”等问题,把监督“立”起来,把问题“纠”出来,把实惠“落”下去,确保项目快落地、见实效。
此外,中江县纪委监委还通过“下沉蹲点、开门问需、跟踪回访”,建立领导班子联镇驻村工作机制,下沉全县30个乡镇522个村(社区)听民声、解民忧;开通社情民意收集专线,通过“发点球”的方式,点对点督促职能部门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督查督办,对民生诉求部门办件情况进行跟踪回访,进一步压实相关单位责任,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我们发挥‘室组地片’协作联动优势,创新实施纪委班子成员对应联系协作区‘分片包干’、重点事项派单监督等方式,对重点项目开展跟进监督、嵌入式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推动相关单位及时解决。”中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刁斌介绍道,纪委监委坚持一事一策,将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纳入政治监督重点工作清单,紧盯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工程建设等重要环节持续发力。
坚持面上梳理问题的同时,紧盯久拖不决、整而不改甚至改而不实的问题,通过发送提示函、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约谈相关责任人等方式,点对点向责任单位提出具体要求、压实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同时,对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失职失责问题,快查快办、通报曝光,清除项目推进中的拦路虎,不断提升监督效能,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