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龙马潭:“三清把脉”护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2023年04月29日 12:5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9日电 (李方)“进入汛期,塔体地基、边坡的保护加固控制地带要求及各项管护措施是否落实?修缮工程资金是否及时拨付到位?”近日,泸州市龙马潭区纪委监委驻区住建局纪检组和区财政局纪检组干部再次来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锁江塔”修复提升项目现场,就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实地监督检查。

  位于龙马潭区罗汉街道建设村长江之滨高地的“锁江塔”,是四川省人民政府2019年公布的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久失修,自然风化、灌木植被根系破坏严重,但因资金匮乏,保护工作一度停滞不前。

  在龙马潭区纪委监委驻区住建局检监察组和区财政局纪检监察组的联合推动下,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向上级申报“锁江塔”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0万元,并监督采取比选的方式与专业资质公司签订合同。目前该项目保护工作已进入设计阶段,联合监督组将监管推动相关部门对设计方案科学性、可靠性、合理性进行论证,确保资金用到刀刃上,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泸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龙马潭区文物资源丰富、文化名人众多。近年来,龙马潭区纪委监委把高标准精心守护、永续传承历史文脉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在强化政治监督中突出“政治导向清、履职责任清、监督台账清”的“三清把脉”,为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坚强的纪法保障。

  纪检监察组加强对《文物保护法》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把做好历史文化遗产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落实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做到政治导向清,切实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坚决纠正查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纪检监察组聚焦职能部门领导干部履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职责的情况,将日常监督“嵌入”文物保护工作,做到履职责任清。今年以来,纪检监察组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预防文物犯罪作为专项治理工作,会同公安、文广旅局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和打击文物犯罪,不定期对古玩交易市场和夜间文物场所开展巡逻巡察、核对文物件数,督促职能部门扛起文物遗产保护政治责任,提高文物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努力让更多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派驻纪检监察组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做到监督台账清。在纪检组的指导和督促下,区文广旅局建立文物信息库,并根据清理台账,建立了囊括泸州老窖酿酒老作坊、洞窝水电站博物馆、蒋兆和故居陈列馆、茶马古道宝莲街古驿道等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清单。同时,紧盯薄弱环节,突出重点问题,建立清单,常态化对文物保护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加快项目的推进落实。

  “我们在推进锁江塔修缮加固项目中,紧盯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龙马潭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龙马潭区纪委监委还找准部门履职结合点融合点,把握监督聚焦点着力点,督促相关街镇党(工)委、职能部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引入“互联网+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思维,创建了蒋兆和故居陈列馆线上VR馆,开展数字文化工程,让馆藏文物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融入群众生活。同时以非遗文物修复活化为重要抓手,督促职能部门打造“非遗+旅游”“非遗+研学”等产业发展模式,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