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9日电 (邹立杨 屈超英 赵明芳)“双减”背景下,如何聚焦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让教育回归本真?实施“双减”以来,遂宁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借鉴?日前,一场横跨川渝教育界的“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交流展示会在遂宁市船山区举行。
此次展示会以“五育融合竞千帆借力聚智汇船山”为主题,通过“现场参观+会议交流”的形式,以教育集团(联盟)为单位,集中展示并研讨了船山各校园积极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以及课堂改革、课后服务、家校协同、评价改革等全区教育事业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自重庆市潼南区、绵阳市涪城区、阿坝州理县、遂宁各区县的教育系统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
为期一天的交流展示会中,大家先后参观并学习了高升教育集团本部、龙凤实验学校(裕丰教育联盟、城北教育联盟、城南教育联盟、燕山教育联盟、天宫教育联盟)、顺南教育集团圣莲岛小学和遂宁六中五育并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探索。
在高升教育集团本部,一堂《唱演民间故事》的“双减”学科融合课堂展示,为参会人员展示了高升实验小学将文化艺术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有机地统一,努力打造五育融合育人模式,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高效率课堂教学,让大家对高升教育集团本部“双减”成果有了更为直观的收获。
走进龙凤实验学校,一幅幅“乐绘古镇,润泽童心”主题儿童画引人注目。该校聘请有技术专长的家长或匠人到家社工作坊授课,让孩子们在古镇建筑文化垂花柱的“看、绘、制、说”中,学习传承家乡的特色文化。这些主题儿童画,就是在龙凤古镇上创作的,并在省教厅举办的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了乡土资源美育改革创新案例一等奖。
“参观的每个学校在五育融合上都有创新之举,很受启发,也从中看到了船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双减’工作,促进区域质量提升,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船山教育人以开放心态、开放的事业、开放的品格、创新的发展模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务实行动。”边走边看,重庆市潼南区教育委员会的副主任杨权武颇有感触。
“船理结对一家亲,携手共筑教育梦。二十多年的帮扶,船山和理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理县教育局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白晨波满含深情,“21年来遂宁市与船山区,共选派500余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倾心倾力援助理县教育。通过支教、校联体帮扶、组团式帮扶等方式,把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管理方式带到理县,推动了理县教育的快速发展。”
看完现场,在随后召开的交流会上,来自重庆市潼南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区教委副主任杨权武,绵阳市涪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杨毅,阿坝州理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才茂,船山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米强,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教改研训部主任冯微,遂宁市船山区顺南街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古红燕和遂宁市第六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谭春兵分别介绍了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经验做法。
绵阳市涪城区城北大学区党委书记,绵阳市高水九年一贯制学校支部书记、校长涂久尚说:“船山区搭建的‘遂绵潼阿’四地的‘双减’交流会建立起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和机制,方便各地各校交流经验做法,让大家共同提高,促进校与校、区与县之间共同协作和进步。”
据悉,2021年7月,国家“双减”政策落地后,船山坚持校内校外双向发力,大力实施集团化办学、“区管校聘”“两自一包”等改革,做实“大德育”,做强“大智育”,做亮“大艺体”、做优劳动教育,全面推进五育并举,提档升级课后服务,重拳整治校外培训机构,较好实现了教体事业规范化管理、特色化发展、区域性均衡、高质量跃升。
与此同时,船山区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民健身走百强区县;全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五一劳动奖状、青科创优秀组织单位等国省荣誉20余项。成功创建全省品格教育成果教育应用示范区、幼小衔接示范区、成渝毗邻地教体一体化发展引领示范区、全市双减双规范改革先行示范区。
“‘双减’是一项持续的民生工程,下一步,船山区将统筹兼顾、多措并举,着眼课内,做好减量提质增效文章;着眼课后,家校共育赋能成长;着眼校外,部门齐抓共管,重构教育新生态,为学校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提供坚实支撑,为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书写无愧于伟大时代的船山教育新篇章。”米强说。
当天,“遂潼绵阿”四地教育系统还签订了教育合作协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