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古蔺:民族团结一家亲 感受非物质文化民俗技艺花灯
2023年05月22日 16:2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2日电 (余芳)日前,泸州市古蔺县“品非遗文化·游福地宝灵”首届花灯节展演活动在花灯文化传习基地举行。

活动现场。古蔺县委统战部供图
活动现场。古蔺县委统战部供图

  活动现场,来自古蔺音乐家协会、关工委艺术团、姚家班花灯队、茅溪镇苗族同胞、茅溪酒业园区花灯队、郎溪酱谷花灯队、永乐谢家班花灯队及古蔺一小兴隆小学教学点的非遗团队为现场观众表演了《古蔺花灯赞新村》《万家花灯万家甜》《民族团结颂党恩》等10个传统节目,扎实的唱功和精彩的表演让观众大呼过瘾,现场掌声不绝于耳。

  “我们村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蔺花灯的发源地,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么精彩的非遗展演,真的很过瘾。”早早守候在宝灵村活动现场的王大爷乐得合不拢嘴,忙着用手机记录每一个难忘的场景。

  “我们举办本次活动是为了更好弘扬非遗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播古蔺花灯,提高古蔺花灯的知名度,也能更好地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明生活。”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坚守民族之魂、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彰德街道宝灵村党支部书记王蔺介绍,此次花灯节上,除了非遗展演,来往观众还可以直击非遗现场,参观花灯科普体验,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也可以亲自动手制作花灯物件,体验非遗文化,使非遗焕发新的活力。

  据悉,古蔺花灯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古蔺县志》记载:清代中叶,古蔺花灯已盛行民间,俗称“扭扭灯”,以“要逗要笑、要拽要闹、要唱要跳”的表演风格,深受当地民众喜爱。每年正月初二至十八,村寨各路灯棚走街串巷“耍花灯,贺新年”,说唱吉祥,祝福平安。经历数代人的传承,古蔺花灯成为了极具特色的花灯歌舞代表作,闻名遐迩。

  近年来,作为古蔺花灯的发源地之一,彰德街道宝灵村建立了以姚家班花灯第四代传承人姚占楷为主的“国家非遗古蔺花灯文化传习基地”,通过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展示,联动宝灵村红色文化、生态农业、田园文旅等,形成“文+农+旅”产业发展格局,以非遗聚艺、文化聚能、产业聚力,携手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解锁乡村振兴“富民密码”。(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