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自然灾害科普公益大课堂”走进汶川校园
2023年06月15日 17:0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5日电 (何艳   余佳铃)近日,德阳市旌阳区侨联联合汶川县委统战部携省级科普基地、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在汶川中学开展“自然灾害科普公益大课堂”进校园,帮助学校建立网络科技馆的公益活动顺利举行。

公益大课堂现场。
公益大课堂现场。

  课堂上,来自四川大学的授课老师围绕地质灾害、洪涝灾害两大内容,通过通俗易懂、内容活泼的授课形式,详细介绍了四川地震及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识别判断、地质灾害的求生避险、洪涝灾害的风险防范、自互救应急技能训练等知识,着力提高师生识灾辨灾防灾知识水平。

公益大课堂现场。
公益大课堂现场。

  课后,师生们又来到操场上,感受消防科普实景体验。在现场,消防战士带领学生们参观了消防车,简要讲解了消防车辆的配置、特点,以及各类车载器材装备的名称、性能、用途。同学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消防车,感到特别兴奋和激动。

  “今天近距离与消防车接触,探索消防车、消防器材的奥秘,还穿了消防服,了解到了消防员所从事的工作是多么的不平凡,更增加了我对消防员们的敬佩之情,他们是最了不起的人。”来自高一年级的学生王涵煦穿上消防战斗服时有着深刻的体会。

  此次活动,旌阳区侨联携德阳市泰田文化善行中心共捐赠电脑6台价值近2万余元,防震减灾科普读物和文学书籍1000多册。

  “我们将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脱贫地区和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普活动开展,加强场馆科普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现代科技馆体系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的作用。”德阳市旌阳区侨联主席杨婕介绍说。

  据悉,旌阳区侨联将持续开展结对帮扶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激发他们投身建设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